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一个消费市场,其本质功能是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然而,近段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却成了一个投资市场,房地产成了像股票一样的炒作品种。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提出了新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这一政策信号显示,中央政府近几年一直坚持的限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发展的调控意图已有改变。
近段时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冷风频吹。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日前透露,今年1到8月,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天津、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下降都在20%以上,其中北京、上海、浙江的下降幅度分别达到55.5%、38.5%和32.5%,截至8月底,全国已有1.3亿平方米商品房空置。看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呈现较快的下行趋势。
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的过度关照。地方政府由于需要利用房地产市场来推高GDP,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市场进行了花样繁多的政策扶持。而商业银行为了摆脱高储蓄率带来的利息负担,也希望房地产市场的增长能够为商业贷款寻找出路。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商形成了一个利益互相纠缠的三角平衡关系,一旦其中一方出现危机,另外两方就会遭受唇亡齿寒的痛苦。这造成了房价长期居高不下,自然也增加了市场调控的难度。
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一个消费市场,它的最本质的功能是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国家来说尤为如此。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了推高房地产市场,却逐渐把这个市场打造成了投资市场,房地产成为像股票一样的炒作品种,甚至出现了一大批奔走于全国各地的房地产炒客,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的优惠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这些炒客。
住房作为人类“衣食住行”的一个大类,应当是民生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的行政领导,在住房政策上应当首先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就是国务院此次常务会议指出的“保障性住房”。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开发中出现的失误,已经让社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一方面大量商品房被投资市场所垄断,房地产价格越走越高,一些城市的商品房尽管已经售出,却长期空置,造成资源闲置;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炒客当作唯一的目标客户,商品房越造越豪华,大量普通工薪阶层消费者因财力有限而只能望房兴叹,政府不得不转过身来,投入大量财力兴建经济适用房。
房地产当然可以成为投资商品,但不应成为市场主流。如果全社会都将房地产市场当作一个投资市场来看待,甚至政府成为这种投资的推手,这必然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是由以往的狂热转向理性,是市场向其本质属性合理转型的一种正常现象,说明中央政府前期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目标已经开始收效。
当然,如果市场下行速度过快,也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大量商品房的销售出现困难,房产商的银行贷款可能会出现坏账,从而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政府进行适当的救市有其必要性,但这种救市只能视为对前期的纠偏,是促进市场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型,是为了让居民买得起“保障性住房”,而不应以维持高房价为目的,更不应将其作为维持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