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春耕生产时节,记者在安徽部分粮食主产区采访时了解到,受粮食多年丰收和粮价稳定的鼓舞,目前安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较高。图为庐江县罗城镇罗井村一村民在地里忙着翻地准备种早稻。本报记者:杨玉华
摄 | 记者在采访中,山东省一些农业专家对科技服务“断层现象”感触颇深。他们认为,亟待在农业科技服务体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让一些好的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走出“深院”,传播到田间地头。
农技推广先要破条块管理
山东省农科院专家李维生认为,目前农技推广机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明显不相适应。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按照区域设置、行政方式管理,条块、部门、地区分割,一乡一站的雷同结构造成机构分散、力量单薄、服务范围狭小、服务不到位、整体功能弱化。而且,政府统管的推广运行机制还存在行政倾向性过强、市场导向性差的弊端,不能充分考虑农民需求。 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陈为京分析说,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是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源头,在现代农技服务中应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国家仅仅强调现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至今没有确认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在农技服务中的主体地位。这就使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的农技推广服务活动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法律保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和约束机制,也导致了科研与农业发展需求相脱节。
明确“新主体” 重构新体系
山东省棉花研究所专家李汝忠近年来参加过几次政府部门组织的科技下乡,他对记者说,科技大集、科技下乡这种临时性组织的活动,不会有长远打算,与农民匆匆一面,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山东省农科院最近完成了“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课题,课题负责人李维生教授认为,农业科技与农业实践长期脱节的“断层现象”不突破,农业就很难有大的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当务之急是突破体制障碍重构农技服务体系,在原有政府农技推广服务“一元主体”基础上,将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明确为新的主体,尽快建立绩效考评和约束机制,促使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服务。
“成果”推广必须深入到田间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玉米专家董树亭对此有切身体会。他说,目前,山东粮食产量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下一步再提高粮食产量,只能靠科技。而且这个潜力还不小,现在山东玉米平均亩产在400公斤左右,只要科技上再加强一下,提高300公斤的潜力完全有可能。
他解释说,这里面只要做到几项技术就可以,并不复杂,农民一学就会。比如密植技术,农民种植的密度不够。大部分农民种植密度在每亩3000株以下,如果达到4000株,就能增产1/3,但这么简单就是推不开。他到菏泽一个地方搞试验,有父子俩都种玉米,儿子听了照办,密植达到每亩5000株,结果高产了。第二年,父亲一下子种到7000株,获得了高产。 再一个技术也很简单,就是推迟玉米收获半个月。农民种玉米喜欢早收,玉米粒一掐不动就收。实际上还未成熟,至少还有半个月成熟期,这半个月日照条件光照条件最好,一天就能增产5公斤,15天就是75公斤。这么简单的技术也推广不开。
董树亭说,实际上农民盼技术比我们还着急,可技术就是到不了农民田里,我们的农业推广体系,到了县以下技术员都忙着卖化肥、农药,根本下不了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