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念“紧箍咒”。 按照国务院部署,审计署将于近日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这项突然启动的夏日审计风暴意义非同寻常,它将为经济、金融、财税、央地关系等多方面的决策提供一个系统准确的“基本面”为前提。 过去100天“新政”的政策取向很清楚,中国经济要重回健康增长的轨道上来,必须大规模去杠杆化,乾纲独断地遏制财政信贷过度扩张态势,强力纠正结构性扭曲错配的局面。应该说,一定时段内的增长速度下滑不可怕,可怕的是浑身病的“老爷车”还在拧发条,踩油门,那就是末路狂奔。在连环雷密布的危险三角地带左冲右突,会有散架失控的风险。及时“排雷”、纠偏才能提振市场和公众信心。 回顾过去200多年时间里,全球发生的250多次主权债务违约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过去20年间,从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亚洲金融危机(1997)、到后来的俄罗斯(1998)、巴西金融危机(1999),再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9年欧债危机,本质而言都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危机引信一旦触发,那就是山呼海啸的巨大冲击,伴随着剧烈的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而主权债务违约事件往往都是与经常项目逆差、公共部门赤字、信贷失控、金融爆炸等等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核心,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隐性担保体系,体制特点赋予的中央对地方财政承担的终极无限责任。虽然各级财政分灶吃饭,但地方出了问题,最终矛盾还是层层上交,正是有这种“兜底机制”和官员的任期激励机制,所以以中国国情,似乎不会出现类似底特律式的地方政府破产事件。 但现实情况却让人担忧。6月底,审计署公布了对36个大中城市政府债务余额的审计报告,当时披露的这批城市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底增加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而最近,国资委的一份报告再让人脊梁骨冒冷汗,报告称,当前平台融资规模达到13万亿元,2013年预计到期债务总额约3万亿元,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以上。从前5个月地方财政收支来看,扣除中央转移支付,部分省份已出现收不抵支情况。如再不切实采取措施,假以时日,中国可能出现地方政府平台大面积的付息困难。 今年“地王”频现,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增加、更依赖土地财政有直接关系。数据表明,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8.24万公顷,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土地出让合同价款1.7万亿元,增幅达77.3%,其中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款同比增幅超过90%。土地财政演绎到今天,已是饮鸩止渴,虽可解一时之渴,但长期看是致命的,它加剧财政、金融风险,使得中国经济进一步“房地产化”。
地方债务膨胀是建立在土地神话基础上的,其前提是经济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政府的土地资产有贴现价值,但经济一旦进入中长期调整,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丧失后,政府债务内在的风险点——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就会暴露无遗。中国银行体系内占负债大头的短期存款与固定资产和房地产长期贷款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扭曲性错配,而这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地方考虑不到的。正因为如此,平台贷款风险长期被忽视,“温水煮青蛙”的游戏终结,这个看似安全的系统,惟一被低估的就是风险。 地方债务的隐性、不透明、几本账问题长期存在,几乎成了“连环雷”。那些曾经“敢叫日月换青天”、风光无限的地方,曾几何时“金满箱、玉满堂”,如今“转眼成丐人皆谤”。开封、新郑、神木、鄂尔多斯、温州等地,都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样本。政府债务与房地产和影子银行相互牵扯,风险叠加,不断衍生出新的风险事件,已引起高层重视。因而,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审计署再度全面发动,向政府债务审计急驰,可视为中国经济的一次“排雷行动”,其影响深远,居功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