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发布“金融十条”以及央行从本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产品规模已达9.85万亿银行理财产品面对着一个新的经营环境。如何加快创新,更好服务经济实体,市场在等着银行理财产品给出一份答卷。
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由银行运用其专业投资能力,按照既定的投资策略,归集投资者闲散资金,代理投资者集中进行投资。其发展可以加强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创新,整合银行在信贷及银行间市场的传统优势,拓展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而且,成为商业银行探索利率市场化后经营模式的契机和平台。但在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加剧,为了争夺存款,银行倾向于通过发行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存款,从而使理财产品业务变相成为拉存款的工具。事实上,在真正利率市场化以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主要不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多是为了维系客户,争夺存款。由此,理财业务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极易畸形发展。今年进入6月以来,随着银行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加剧,银行理财产品也“水涨船高”。据普益财富的数据统计,6月中旬72家银行共发行了563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旬增加11家,产品增加227款,而且大多是1个月左右的短期产品。初步估算,6月发行量接近4万亿,普遍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最高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突破了7%。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挂钩标的有外汇、石油、黄金,另类的银行理财将艺术品、高档酒类和普洱茶也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唯独不见将实体经济产业作为挂钩标的的产品。
不仅如此,银行理财资金投向存在“脱实向虚”现象是更大的问题。理论上看,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理财资金投资目的资产所获得的收益率以及管理、销售与托管等相关费用这两方面的因素。一家银行给予其客户较高的预期收益率,一方面说明银行收取的费用相对较低,愿意让利于客户薄利多销,以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但这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看投资目的资产所获得的收益率。眼下理财产品资金的投向,不外乎瞄准两种目的资产:一种是投入到实体经济,而就目前的经济运行而论,显然短期内不可能获得高收益;第二种就是投资虚拟资产,让理财资金在金融系统内形成自循环和空转。实践表明,空转的确在短时间内能获得丰厚收益,但是,银行理财资金“脱实向虚”,必定会造成真正处在实体经济第一线的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三农”等的融资难,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银行理财资金一旦“脱实向虚”,短期内似乎让投资者体验财富效应,但长期看,理财产品难以安全。因为,所有虚拟经济的收入都是来源于实体经济利润的分割,当前实体经济经营如此不景气,各种投向虚拟资金的回报率却普遍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利润,恰恰反映出脱离实体经济的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是缺乏基础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很大风险甚至损失。
依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
“金融十条”,从事实业投资的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等,都是今后理财资金要重点扶持的领域,而对于“两高一剩”领域,将会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而对于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银行理财资金会尽量减少投入。由于商业银行很多理财产品在投资运用过程中,都采用打包的形式,产品对应很多项目,而项目的风险又很不同,且资金杠杆不断被加长,从而使购买理财产品的个人很难评估其中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主动掌控其风险的难度不小,尤其是对打包的项目,应有一个分类的风险评估。鉴于管理层已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出了总量控制、投向管理和审慎风险兜底等一系列监管要求,为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下一步要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继续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同时,启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报告和信息登记制度,未在理财系统报告和登记的理财产品不得发售,这将促使理财资金的运用进一步规范。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作为“吸储”工具的现状有望得到根本扭转。利率市场化压缩银行息差收入,商业银行不得不向倚重中间业务转变,而理财业务也将作为一项真正的中间业务壮大起来。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也将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集中各方资源,发挥项目优势,实现项目和理财资金的直接对接,以此引导银行理财资金真正走上支持实体经济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