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昨天发布了10家国有企业和3家大型金融企业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报告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审计面比较广。对10家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审计了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所属企业,审计资产量占企业资产总额的50%以上。3家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及其所属31家分支机构。
二是审计重点比较突出。以检查企业财务收支为基础,揭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三是审计发现问题较多,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投资决策和工程项目管理还不够规范、企业对内部管理重视不够、内部管控存在薄弱环节,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企业存在的问题还较突出。
四是对审计结果的处理落实及时快速。审计查出多起重大经济案件线索,因涉嫌违法违纪,审计署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上述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截至今年3月底,相关企业制订完善规章制度785项,对7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15人。按审计要求,企业已补缴各项税款5.37亿元,挽回损失6.22亿元。对审计提出的218项审计建议,企业均已采纳。此外,这次审计将国企重大决策失误列入审计范围,值得充分肯定。
不过,对这10家国企和3家大型金融企业审计,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屡查屡审屡犯问题较为严重。比如,3家大型金融企业违规发放贷款问题,在过去历年、历次的审计中都存在这些问题,甚至包括本次三家金融企业在内屡次审计出此类问题而屡次都犯。这次3家大型金融企业审计出的违规发放贷款高达255.67亿元。办理票据业务问题也是审计出的老问题。
其次,一些企业漏缴税款问题,虚列管理费用,多计成本费用等财务上存在的问题都是“惯犯”了,并且背后可能存在重大违纪甚至违法犯罪问题。再次,违规发放各类补贴包括虚列福利费用支出、违规发放住房补贴、奖金津贴等等。比如: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会务费、物业费等名义在成本费用中列支3399.59万元,实际用于购买发放给职工的购物卡。这种现象既普遍又屡查屡犯。
近期,关于中铁建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招待费超8亿,相当于全年净利润10%,消息一出引发广泛质疑和关注。在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同时,国企的三公经费似乎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而事实是,国企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不比政府部门少,甚至到了失控地步。这次对10家国企和3家大型金融企业的审计,在三公经费方面未有明确的结论。同时,国企特别是大型金融企业内部薪酬、奖金福利包括高管高薪等倍受社会关注,而这次审计似乎没有涉猎多少。百姓关注、社会敏感的国企问题和项目,审计应该作为重点审计对象。百姓对国企事务同样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而审计是这两种权利最好的实现途径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国企高管职务消费失范问题严重。一些央企、金融国企和地方国企的高管,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基本没有制度约束。如一些高管人员违规购买豪车,有的一名高管占用好几辆公车;一些高管假借各种名义任意吃喝挥霍,一餐宴请都在几万元以上;有的高管假借公务消费之名,将个人豪华消费由公款买单,等等。审计机关作为国有资产的“看门狗”,应将国企高管职务消费作为审计重点之一。
总之,审计机关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力度还应该再大些,以加快完善国企财务和资产约束机制。国企财务和资产管理应该透明化,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国家审计监督部门应该真正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行使对国企的审计监督职能,并向社会公开审计报告结果。特别是对高管职务消费和高管个人财务状况,应当进行严格的审计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