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013-03-18   作者:王茹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低碳制度除了包括国家层面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层面出台和实施一系列财政、税收、交易等政策手段以确保目标的实现。目前比较常用的低碳政策可以概括为经济手段、监管手段两大类。
  制度创新被普遍认为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能源强度下降本质上是节能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以及体制创新的结果。路径依赖理论也说明,要打破“碳锁定”必须引入外生力量。低碳制度除了包括国家层面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层面出台和实施一系列财政、税收、交易等政策手段以确保目标的实现。目前比较常用的低碳政策可以概括为经济手段、监管手段两大类。

  (一)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的出发点是为低碳经济的市场参与者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发展和投资低碳产业的环境更具有吸引力,如引入税收减免,碳基金或者给予具体行动某种形式的财政支持等。经济手段与强制手段相比,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低碳相关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简称CDM):清洁发展机制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又产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
  排放量交易制度:排放量交易是指在市场上买卖排放量的方法,大部分采取买卖排放许可证的方式。减排能力强或排放量富余的企业可以将剩余的减排量卖给减排额度不足的企业,从而达到各取所需的共赢目标,有利于社会整体减排成本的最小化。实际操作中一般先通过政府发行规定好排放量的排放许可证,企业可以通过排放量交易平台买卖许可证。
  征收碳税:所谓“碳税”是指针对商品和服务,根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课税的一种制度。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排放量越少负担额越少的效果;二是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课税为政府增加税收,由此获得的税收又被政府用于发展低碳经济。
  减税和补贴:对产品进行节能评级和测试,并制定合理的标准对开发节能建筑的地产开发商、可再生能源厂商、新能源或节能汽车厂商等研发和使用低碳产品的企业进行减税鼓励措施,或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设立碳基金等渠道对其进行补贴;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为低碳转型提供更好的资金环境;对购买节能产品的居民提供优惠的消费性抵押贷款、减税或补贴政策等。

  (二)监管手段

  监管手段以法律或行政法规、行业标准等方式强制市场参与者实现某些目标,如污染排放标准,能源安全标准,甚至在责令停产 (如禁止政治导向型核能的生产)等。监管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不同点在于,监管手段作为法律层面的工具是促进低碳能源发展的有效保障。
  低碳立法:为保证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型,必须围绕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进行相关法律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将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以法律的形式义务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低碳法律框架。能源法、环境保护法、资源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都是对高排放、资源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因此要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法律手段促进清洁发展,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要注重法律体系的层次性,既要包括国家层面的一揽子法案,也要包括针对各行业和不同市场主体的细则性规制。
  标准制定:实行严格的行业和产品碳排放管制标准,制定节能控制指标。例如对家用能源设施实施最低能源效率标准,交通运输行业的燃料经济型标准,汽车等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对建筑制定节能评估标准,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进行标准制定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政策机制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在实践阶段,但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社会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还必须坚持“发展”的首要地位,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兼顾节能减排目标,因此在制定本土化政策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契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013-03-08
· 低碳经济与商业银行金融支持 2013-02-01
· 英公布能源法案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2012-11-30
· 欧美强推低碳经济凸显竞争战略 2012-02-22
· 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新趋势 2012-02-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