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之所以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危机成因空前复杂之外,是本该作为金融稳定器的美国持续推行不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所致。美欧不愿通过正常手段修复经济与金融体系,极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隐患。主要经济体亟须摒弃损人并不利己的非合作性博弈政策,扩大互利合作。 边际作用不断递减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根本不可能给世界经济复苏开出有效药方,各国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似乎是唯一选项。 进入第二个任期的奥巴马政府,预计除了不断出台诸如量化宽松等经济政策之外,不大可能展现出更高的治国智慧,美国经济仍未见实质性起色。“疾病缠身”的美国既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推手,又在相当大程度上承担着世界经济的维稳重任。只是积重难返的经济基本面使得美国对外经济政策越来越自私,而这又反过来伤及自身。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严重失衡。最近15年来,美联储每遇到金融危机爆发,都习惯性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救市,结果却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对世界经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美欧这两大经济稳定器的不稳定,折射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之路的诸多不确定性。可以说,不确定性与风险集聚是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最好注脚。 新兴市场尽管可以在检讨本国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积极寻求货币以外的其它政策渠道缓解通胀问题,但问题的关键仍在于美国的行动。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美联储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导向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不一致时,消除通胀的根源并不现实。 其实,经济学家们早已提出了解决世界经济过度失衡的方案,即主要经济大国间应进行政策协调。其中美国应鼓励储蓄并减少财政赤字,限制支出。欧洲国家应维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费需求并重振实体经济。日本的金融改革应继续,并加强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激励。而大多数亚洲国家则应增加内需,提高大众消费需求,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石油出口国可以考虑增加其社会消费支出,增加在石油生产及经济结构多样化方面的投资等。但是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博弈各方对失衡调整的方式远未达成共识,特别是美国,由于保持现有的全球经济失衡反而有利于维持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霸权地位,所以迟迟不肯采取负责任的经济行动。 假如以G7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继续把复苏经济的希望押宝于宽松货币政策,尽管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果,但中长期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根本不可能抑制系统性风险的上升。 全球亟须一个建立在制度化和持续性基础上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大国亟须拿出协调一致的行动,否则,一旦二次衰退再度来临,以美元计的发展中国家财富势必再次遭受大洗劫,而发达国家也将为其自私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