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份,人民银行推动利率市场化以来,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成为业内焦点。从实际动作来看,央行的决心很大,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在一个月内探至基准利率的0.7倍,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也上行至基准利率的1.1倍。加上经济基本面在二季度也一度信心低迷,这一冲击无疑具有叠加效应,令市场对银行的负面情绪浓重。 但是半年时间转瞬即逝,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整体经营的影响并没有如市场渲染的那么立竿见影。反倒是今年信贷市场偏紧的供求关系,让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不降反升。从中报公布的数据看,由于主动调整策略应对挑战,有基础的银行甚至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更加游刃有余。 是市场预计错了吗?也不是。理论上讲,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一定会伴随着银行传统息差业务利润空间的缩窄。但这一切都取决于利率管制放开的节奏。事实上,多数认为利率市场化将令商业银行遭受冲击的判断,目前来看都有夸大不利冲击的一面。理由很简单,因为央行没有缩窄利差,仅放开了空间,而市场的定价空间,则取决于资金的供给关系。 央行对目前的状况有充分预见。有印象的读者可能会记得,早在2011年8月份央行发布当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就曾辟专栏论及“利率市场化的国际比较”。这要么意味着相关主题已是市场热点,要么就意味着它将是市场热点。由此,中国央行在2011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充分关注利率市场化的窗口机会。 回顾这篇专栏,很容易有一些新的体会。因为央行所举例子证明,各个国家在利率市场化问题上的进程并不一致,其总体而言与经济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深度应该配套。简单地说,就是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快了,金融的效率落后不行;但是经济发展程度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金融工具之时,过早地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率分配。 典型案例,无疑是韩国和智利。由于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均遭遇经济周期波动,因此改革一波三折。因为经济下行导致本身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暴露,而资金价格完全市场化意味着资金将完全抛弃这些行业,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伤害性。为了输血救活这些产业,韩国和智利央行均不同程度恢复过利率管制,以求赢得时间。 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学界以往对利率管制将造成金融抑制的判断是片面的。这一假设的前提,是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并不存在不合理,市场的效率是充分的。在此前提下,金融部门自然也要有市场化的价格杠杆来调配资金资源,让最有效率的生产部门配给到最充分的资金。 笔者想说的是,市场其实将一个可能是长期、渐进的过程,假设成了短期、突变的过程。考虑到中国经济现有结构严重依赖投资,且许多产业领域均存在或明或暗的进入壁垒下,过激地推动利率市场化并不合适。同理,因为某一个产业部门有效率可能并不是市场配置的结果,它有可能是现有结构带来的空间。如果金融部门是完全市场化的,那么所有的资金都会涌向这些实际并没有效率的产业部门,进而造成经济波动的加剧。 因此,这一渐进的过程会否对银行的盈利带来突变,就值得我们仔细商榷了。即便美国和日本这样成熟的市场环境,其利率市场化的推动过程也是旷日持久的。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发源于70年代初期,最终完成于80年代中期,持续将近10年时间;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从1977年起至1994年,持续近20年之久。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除了能够看到很多小银行因为资金成本上升而倒闭的信息,更加富有冲击力的事件其实是诸如花旗等巨型跨国金融集团的次第诞生。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资源配置方式改变后,金融系统内部也在转变,资金的配置效率在不断提升! 反观国内商业银行,经过2003年以来的改制上市进程,中大型银行基本上都具备了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特别近两年以来,理财产品兴起造成银行资金成本实际已经上升,国内商业银行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盈利能力,这本身就证明了银行足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更何况,当前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早已不是十年前“小米加步枪”了。 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将有能力应对这种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而改革形成的推力,也会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率的运营管理体系,进而维持当前这种可观的盈利增长空间。另外,经济结构的不断合理化,还会造成更多新的商业机会。利率市场化改变的,其实是资金的配置方式,而不是银行的盈利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