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大城市交通拥堵一定是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这种推论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 许多人把公交优先理解为公共汽车优先,于是城市政府采取许多措施鼓励公共汽车发展。城市交通的效率取决于城市人口的大布局,取决于城市路网结构,公共汽车的作用明显受到这两大结构问题的限制。 公交优先是指公共汽车优先,还是地铁优先?笔者以为,在中国的大城市应是地铁优先。不管是紧凑型的大城市或分散的大都市,市中心内巨大的交通流,或市区与郊区连接处的巨大交通转乘流,靠公共汽车是无法解决的。公共汽车路线应尽可能短些,在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两大重要节点的连接问题。 建立密集、发达的地铁网是大都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措施,但我们在修建地铁上存在一些问题:地铁规划以郊区导向,而不是以市区导向。地铁规划的重点放在郊外,目的是想分散中心人口和解决郊区人口去市中心的问题。但郊区导向的地铁交通规划有以下问题。一是这一模式会加剧人口的分散,同时,还会大幅度增加向市中心集中的交通流,从而加剧交通拥堵。第二个问题是,建这样的地铁系统成本极高,不仅建设的成本很高,而且以后的运营成本会高得惊人。 城市政府为什么热衷于采取郊区化的地铁规划导向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天真地以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利益驱动。建地铁尽管很费钱,但在房价不断上涨的今天,地铁线沿线的地价和房价都会大幅上涨,政府卖地的收入就会暴增。所以,中国城市的地铁不是市区内人口越密集的地方修得越多,这样必然是离解决交通问题越来越远。 在中国城市的地铁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政府管制,即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才能修地铁,这是一种人为的想当然的限制。我们的城市化空间很大(指人口向城市集中,而不是城市面积摊大饼扩张),今天是100万城市,过几年就是200万。城市地铁规划和建设都要有预见性,所以修地铁的即期人口限制要放开。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共交通体系?中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点上:一是公交发展模式上体现地铁优先的原则,而地铁规划建设要放弃郊区导向,转为市中心导向,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地铁在解决城市市中心交通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二是加强各种公共交通子系统的有机连接,形成高效的综合性公共交通网。城内是地铁系统,城外则是铁路系统和私人汽车交通网,小汽车的交通流和郊区的短程铁路流在城区外汇集,进入市区内的地铁系统和地面公交系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