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国务院举行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并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 PM2.5,这个去年迅速升温的热词,正式进入国家标准。在环保问题上,民间舆论与政府决策形成了良性互动,让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的决心。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相对于现行的1996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监测的PM10来说,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从PM10到PM2.5,体现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更深入的了解。PM2.5最早由美国于1997年公布。美国从研究到执行标准,经历了十多年。截至2010年底,除美国和欧盟国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是对PM10进行监测。而中国现在也走进了PM2.5时代。 PM2.5是进步,也会带来“进步的痛感”。这种“痛感”将促进产业升级、改变能源结构,甚至改变我们的出行、生活方式。 何谓痛感?近年来,上海空气质量治理取得了长足进步,而PM2.5进入空气质量标准,意味着大气治理将从新起点开始。去年年底,上海市环保局公布了过去5年上海PM2.5试点监测工作,按环保部于去年11月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过去5年上海的PM2.5年均浓度都超标了。 虽然,这些数据只是基于目前有限的试点监测点位,但公众还是对本市PM2.5污染水平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市环保局也坦率表示:由于PM2.5的纳入,上海空气质量优良率可能下跌15%左右。这是需要“打预防针”的。我们千呼万唤PM2.5,就是希望对大气质量有更精确的评判,以有效改善环境。现在新标准真的来了,数字可能有一些残酷,但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而不是妄自菲薄。 须看到的是,上海已实施了四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自2003年以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较2000年下降25.8%,较2008年下降18.6%,环境空气中粗颗粒物污染得到明显缓解。上海进入PM2.5时代,是从“脱贫式环保”走到“小康式环保”。上海的环保成绩单将从新开始,正像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所说: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压力,因为,要把下跌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再“抬”上来,可能要花比前面十年更多的投入、更大的精力、更长的时间。 首先,PM2.5时代,对产业升级提出更明确的信号。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治理大气的五条措施,前三条都与产业升级有关,包括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深化污染减排,推进电力行业和钢铁、石化等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治理。 此前,上海提出的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政府累计投资达103亿元,包括实施11家电厂900多万千瓦机组的烟气脱硝;35万千瓦以下燃煤火电机组全面实施高效除尘改造等等,这些都是与国家层面的环保决策同步的。 其次,就上海的PM2.5的主要来源来说,机动车船等移动源占25%。上海还有20多万辆的高污染“黄标车”在行驶,这些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国四排放标准的20到30倍。所以,上海决定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到2014年底前,淘汰15万辆各类“黄标车”。此外,上海还将做好新车提前实施国V排放标准的各项配套准备工作,同步供应相应标准的成品油。蓝天白云不是没有代价的,这有赖于政府投入,也需要社会成员真金白银的“付出”。 此前,我们真心欢迎PM2.5时代到来;现在,需要我们兑现承诺,为节能减排自觉自愿付出。PM2.5时代,不仅意味着产业升级预期的明确,还意味着,环保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许就是从春节少放鞭炮、低碳方式出行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