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小鲁: |
|
消费和储蓄比例存在结构性失衡 |
我国的消费和储蓄比例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社会保障不足、政府体制改革滞后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持续下降到33%,但同时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奢侈品消费的大国。这一矛盾的现象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的规模可能被低估,其中少数居民的灰色收入被低估的程度更大,而部分收入主要不是用于消费,而是用来投资和储蓄。与国外过度消费造成的巨大负债不同,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消费不足、储蓄率过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工不但没有被纳入基本社会保障,也缺乏在城市安家落户生活的条件。因此,他们最终会回到农村或家乡附近的小城镇。这种格局不但不利于未来的城市化继续推进,而且也不利于调整储蓄和消费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此外,政府的支出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例如大量的三公消费和政府投资,其中有相当多的投资是无效的,造成了公共资金的流失。这一问题的背后则是政府体制改革滞后,特别是政府管理方面的滞后。政府对于公共资源的管理不善,造成了大量的权力寻租现象,结果导致收入分配分配不公。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推进渐进式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引进社会公众的监督。其次,需要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得人人都能够享有。“没有这一点很难做到社会和谐,很难改善收入分配,也很难调整现在失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