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出人意料地降至50.4%,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超出市场预期,这表明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经济下滑速度已明显加快,今冬明春我国经济继续下行的趋势已然形成。
从PMI各主要分项指标来看,10月份PMI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均由升转降。其中,反映未来社会总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为50.5%,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显示国内外需求增长不足。同时,生产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至52.3%,反映需求增长回落时生产难以继续回升。上述数据表明,欧美国家需求不振和国内投资增速的下降已经导致中国实体经济加快下滑。
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最为明显,并且已经远离制造业经济扩张和萎缩的中间线,反映出外需放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不利影响。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这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低迷和海外需求减少等因素对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10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9月份的56.6降至46.2,这表明我国的通胀压力已经获得实质性的缓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为我国稳定物价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体而言,分析当前的主要经济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明显地呈现出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通胀拐点出现,物价下行趋势确立。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6.1%,比前两个月分别回落0.4和0.1个百分点,受翘尾因素减弱的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CPI仍将逐月回落。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出现逐季回落。今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1%,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而且,在国民经济构成的三次产业中,工业经济下滑的速度最为明显,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持续回落表明我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愈演愈烈。受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影响,今年以来南方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进入9月份,融资难更是演变为少数温州老板“跑路”逃债现象,这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上述情况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富有灵活性和前瞻性的货币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切实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而且物价的持续回落也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实际上释放了要对货币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的信号。
笔者认为,调整货币政策应从存款准备金政策开始。我国目前实行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对冲外汇占款。回收流动性、稳定物价总水平是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政策目标,自去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经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从9月份开始扩大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历史最高位,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9.5%。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年多的时间经过连续12次上调之后,政策影响和累积效应已经充分显现出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78.74万亿元,仅比今年6月末增加5600万元,同比增长13.0%;狭义货币(M1)余额26.72万亿元,比6月末减少7500万元,同比增长8.9%。从贷款情况来看,第三季度新增贷款1.51万亿元,比今年前两个季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从存款增长情况来看,第三季度新增存款仅0.77万亿元,创下多年来季度存款增长最低。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耗尽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资金,6月末,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至0.8%,较2010年底的2.0%和2011年第二季度的1.5%大幅度降低。超额备付水平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是否安全的最重要指标,超额备付过低难以应付大规模的集中性支出。
由此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收缩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并且由于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紧缩效果在今年第四季度表现的可能更为强烈。
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是相机抉择的。在欧美经济存在二次衰退风险,我国物价洪峰已经过去,经济出现明显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确实有必要对目前执行的、历史最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做出适度调整。
另外,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确实也有必要。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种典型的行政化调控手段,其调整对象是商业银行,调整目标则是银行存款,而银行存款又主要受外汇储备增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企业与居民储蓄意愿等因素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2万亿美元,但是第三季度仅增加41.92亿美元,其中9月份当月外汇储备净减少608亿美元。这充分表明,进入下半年以来由于欧美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短期资本正在流出中国,我国央行因外汇占款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已经极大地弱化。
从银行存款的增长情况来看,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存款仅增加0.77万亿元,比上半年大幅度减少6.57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存款7.34万亿元),这表明企业与居民受通胀预期的影响存款意愿大大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与民间金融的活跃就是存款从银行流失的有力证据,但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大量“脱媒”资金基本不起作用,这也就难以实现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通胀的目的。
总之,在当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连续下降,以及由于外汇占款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与商业银行存款连续多个月双双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前瞻性地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目前企业融资难的状况,而且还可以防止紧缩过度和经济出现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