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具有天然优势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一个特殊的金融监管和财政环境下向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从欧洲美元市场发展而来,但其内涵已经突破早期的欧洲美元市场的范畴,从最初在伦敦从事对非居民美元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市场,发展到现在遍及全球的向非居民提供几乎所有金融服务的市场 。
从欧洲美元市场产生的历史来看,离岸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有三点:第一,满足非居民所持有货币的投机需求;第二,在货币发行国存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构建境外的资本融通平台;第三,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实现价格发现,为信用货币找到基准价格。
从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及其功能来看,香港是离岸人民币市场最优的选择。
首先,香港具有辐射东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天然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香港位于整个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依靠传统自由贸易港的地位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有着广泛的经济往来。2010年香港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来自亚洲,而与内地的贸易规模更是连年位居第一,目前香港已经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亚洲市场的纽带,其区位优势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区域选择,奠定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可靠基础 。
其次,香港境内的人民币规模迅速扩大,客观上对离岸金融业务有较强的需求。经过多年来与内地的经贸往来、居民旅游携带和跨境贸易结算等因素的积累,香港境内的人民币存量不断增长,尤其在国家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之后,人民币贸易结算量大幅上升,2010全年共实现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为3692亿元。充足的人民币存量资金是形成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同时金融机构开展离岸业务的高收益预期,成为推动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再次,香港是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成熟的监管经验。作为传统金融中心,香港市场具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包括众多高质量的市场参与者(世界上大多数国际银行都在港设有分支机构),流动性较好的外汇市场,高效的金融创新能力和丰厚的金融人才储备等。从海外人民币存量占比和对大陆直接投资来源占比两方面来看,香港都位居前列,这使香港金融市场成为沟通人民币国内循环和国外循环的重要环节。
2、香港离岸市场还不完善
尽管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业务在短短的几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香港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具体表现在于香港的境外人民币负债业务迅速上升的同时,境外人民币的资产业务仍主要来源于国内的融资需求。因此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的做大只能依赖于人民币的回流渠道,这实际上落入到了日元国际化的路径逻辑。与此相关,既然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只是实现了境外人民币的供给渠道,而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渠道,那么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取决于大陆政府的政策扶植。离岸金融中心存在的意义在于离岸金融中心与在岸金融中心之间监管制度的差异,如果离岸市场的发展一定要依赖于货币发行国政策支持的话,其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离岸金融中心。
正是由于香港金融市场上境外人民币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国际化程度存在差异,或者说境外人民币的需求与供给在国际化程度上存在差异,使得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种种技术上的困难。
例如,由于负债业务在离岸,资产业务在本土,那么无论是贷款、发债或其它金融产品的境外发行都需要大陆监管当局的审批,只要资本项目管制下的审批制度存在,大陆企业在港融资的规模就较为有限,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就不可能做大。而一旦大陆完全开放资本项下的管制,境外人民币可以自由的流入流出,那么香港作为配置境外人民币资源的市场作用也就会下降。从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国内严格的金融监管和资本管制措施,是20世纪50、60年代推动离岸金融市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不断放松金融监管、减少资本账户管制、降低税率和加强国际合作,离岸市场和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的监管框架和财政环境趋于统一。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离岸金融市场的传统优势。又例如,贸易融资业务的开放,从理论上看是为银行的资产业务开辟了新渠道,但在人民币贸易结算中,香港市场仍存在着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因此,从总体上看,贸易融资业务的开放进一步扩大了境外人民币负债与资产之间的缺口。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存在是境外人民币市场存量维系和提升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又是境外人民币的负债需求,人民币的负债需求能否在境外真正产生,这实际上也取决于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成败和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实施成效。由此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立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