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是否认为社会利益阶层的存在,使得改革的推动力不足?
答:不管是在任何时候进行的改革,都会有利益集团的反对。而改革的本质就是要克服利益集团的阻隔。今天改革的不同之处是,利益集团更加公开化了,而且阻力确实也上升了。因为它的利益更加根深蒂固了,以前可能还是政治思想上的,认识上的一些区别,现在是实际利益的阻力。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矛盾,才更应该把民众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因为绝大部分的百姓是进一步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改革应该由最高决策者和最基层群体联合推动。因为处于中间位置的一部分人可能得不到改革的直接收益,可能阻碍改革。但是,改革不是革命,改革不是把利益集团消灭掉,而是能够通过一些过渡性制度的安排,从而在这个利益上能够逐步地凝聚大多数人,使得改革能够不断行进。
问:中西部和东部在社会福利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中西部无论是社会基础和制度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因为各地方福利不均匀,所以很难收税。以后的个人所得税,可能需要分散化、地区化。这一轮新的改革,应该多让地方政府去试,多让地方政府去创新,然后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而不是从中央甚至于从法律层面,全国一刀切。最近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改革是从立法层面推出的,往往效果不太好。
问:现在的大学生在短期利益和长期潜心做学术之间,很难有决心定下心来做学问。可不可以从政策层面有一些更有益的尝试?
答:既然进了大学,就要自己多琢磨。以我的经验,至少清华的学生,父母给你们的建议往往是比较功利。每个人的个性都不相同,志向也不一样,不要相互攀比。人的发展是多元化的。
问:在收入分配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您觉得怎样才能实现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
答:“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很多人喜欢说这是一个愿景。因为该怎么去落实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有两个观点:
第一,这个愿景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大方向是一致的。在未来的五年到十年间,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劳动力逐步出现短缺,尤其是蓝领工人。所以事实上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正在提高,蓝领工人的工资增长速度,在过去的两年明显地超过GDP。这个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经开始出现了,也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基本规律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劳动力是相对充足,而资本相对不足,因此资本的回报率高,劳动力回报率低;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劳动力出现了相对不足,劳动力的回报就会逐步上升。英国、韩国和日本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要相信市场经济,在这个问题上,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愿景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的前提下进行减税。包括减少个人所得税、减少劳动用工税、减少相关企业税。通过减税的方式,让企业扩大就业,让劳动者能够增加可支配收入,给市场机制再助一把力,让这个进程走得再快一点,让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更顺利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