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十二五”规划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哪些新机会和新要求?
答:现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结构和产业结构不相匹配,工业制造业对工程师的需求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因为现在的工业制造业都是电子化、信息化、全自动。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靠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商务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会计等等。
问:收入不平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垄断引起的。下一步国家对垄断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变革?
答:以后的方向是缩小差距。一方面要提高个税起征点,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综合与分类,比如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人就业,平均后就不用交税了。而现在的办法是以个人为征收单位,可能很不公平。另外,各种各样的收入都要算到一起,不要单独地从工薪收入的角度来收,这样就会更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另外一方面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增长幅度要比“十一五”期间高。另外,最低生活保障年均提高10%,这也是高于整个居民收入提高7%的速度。
问:在“九五”规划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中央下了更大的决心。中央政府会提供什么措施让地方政府完成经济方式的转变?
答:我国“九五”规划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从投入方面着手。现在提的转变发展方式,含义是非常多的,不仅仅是一个要素投入的问题,还有产业结构的问题、需求结构的问题、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所以十七大提的转变发展方式含义比原来要宽很多。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转变内容,不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要求地方。从国家层面来讲,有些地区要从相当程度上的外需主导转向内需主导,但是也必须有外需主导型的经济区,比如说长三角、珠三角,一个国家竞争力必须要有这样的区域。但是“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一些硬约束,比如说省级单位应该淡化GDP指标,市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去考核,该增加GDP的增加GDP,不该增加GDP的地方搞生态,对省一级还要加强能源资源消耗和居民收入的考核。
问:从未来趋势来看,我国的人口会继续向中心城市集中,这样会不会加剧已经居高不下的房价上涨呢?中央提出要建设一千万套保障性住房,在实现这个计划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困难?
答:人口应该向城市化地区去集中,而不是到一个城市去集中。因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者,买不起住房,所以需要给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当然,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城区改造和公租房。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从过去的几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几平方米。现在我国自有住房拥有率大概是89%,其中40%是房改房;还有40%是购买的商品房,就是说有一亿多户家庭购买了商品房;还有9%是原来就拥有住房的人。这些成就都是很伟大的。当然一个国家收入群体不一样,提供一些廉租房、公租房,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困难肯定有的,主要是资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