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伴随近期的寒潮,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笼罩在雨雪的阴霾之下,火力发电厂耗煤量不断攀升,部分地区电厂存煤量急剧下降,部分地区已经甚至采取了拉闸限电措施。(中国广播网12月19日) 似乎早已没有了悬念,每当寒潮、暴雪肆虐之时,必是电煤紧张之时,也必是拉闸限电之时。近年来,既损民生、也有无利经济的拉闸限电已经走进了一个“怪圈”,让人颇为懊恼和无奈。怪罪于寒潮、暴雪?似乎没啥说服力;让电网企业埋单?他们也正在为年年踏雪寻“煤”而满肚委屈呢。 那么,到底谁该为此负责呢?笔者认为,要跳出寒潮一来就拉闸限电的“怪圈”,必须要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煤电联动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电煤紧张,不是资源供应环节出了问题,就是流通环节出现了不畅。其实,造成电煤紧缺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迟迟不批准发电企业多次提交的“煤电联动”计划,造成发电企业的电煤储备不足。笔者以为,发电企业不愿意足量储备电煤,其用意就是想给国家主管部门和公众看,不批准“煤电联动”就会造成电煤紧缺,电煤紧缺就会拉闸限电。 其次,要解决“没有创新的电价机制”问题。如今,煤炭价格已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然而,电力因其社会普遍服务和社会公益等属性,决定了电价依然实现国家计划控制。现行电价制定和调控方式仅是成本补偿性的机制,不能适应市场供需的变化,不能有效疏导上下游产品成本和价格的矛盾,不利于发电与资源供应方基于市场基础上的利益调整。当市场的煤遭遇计划的电后,就难免产生矛盾和利益的博弈,最终酿成了频发的煤电之争和拉闸限电。 最后,要解决“不完善的应对恶劣天气的应急机制”问题。一方面,交通、铁道、民航等部门对恶劣天气下的交通运输影响预计不足,陷入运力不足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受安全准入制度影响,国家下大力气关停了部分非法开采的小煤窑,然而,在关闭小煤窑的同时,大型煤炭集团的产量未能得到同步提升,在供需之间留下了一个不小的缺口,造成全国电煤库存严重低于标准值,相当数量的火力发电机组存煤低于警戒线。 这三个问题是否能解决年年限电的问题能否跳出拉闸限电的“怪圈”,还有待专家解读。但是,有一点笔者敢说,那就是如果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无助于拉闸限电的话,那么,“拉闸限电”现象就不会只是一个特例和暂态,而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和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