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建议,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中国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
吴晓灵首先分析了2011年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她指出,国际形势方面,在美欧日银行系统恢复正常融资功能之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退出。因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商业银行融资的部分替代。从国内形势来看,过于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减缓了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但也恶化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货币环境。“调结构,只有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优胜劣汰,但是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的。”
她认为目前中国货币过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必须给予正视。2001-2005年M2的增速超过GDP加CPI的增速5.4个百分点,2003年-2007年超过2.8个百分点,2008年-2010年3季度超过9个百分点,单纯说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例并不能太说明问题,货币供应量超过GDP和物价增速过多的话,确实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过去中国有一个商品化和资产商品化的过程,吸纳了一些超量发行的货币,2008年—2009年为了对冲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这样大量的货币投放,实际上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货币政策应回归稳健。”吴晓灵指出,过多的货币加大了通胀的压力,催生了资产泡沫,必须加以管理。具体来说,按照最简单明了的货币供应的控制方法应该是M2等于GDP的增量加CPI控制增量,放大1-2个百分点。
除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之外,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减少货币政策的被动性,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关于应对金融国际环境冲击的对策。吴晓灵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加大对冲力度,减少国际游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第二,理顺要素价格,减少汇率压力。因为评价中国汇率到底是否低估,首先要看可交易商品价格的情况,但是中国存在着严重要素价格的扭曲。如果把要素价格理顺了,未必人民币低估。第三,控制银行间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逼高市场利率,减低资产泡沫程度。中国准备金还有上调的余地,因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是付息的,而且中国银行制定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尺度覆盖银行的存款成本,不会从财务上对商业银行产生硬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