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各省市GDP数据陆续公布,从GDP总量排名来看,传统经济大省优势仍较明显,如广东,江苏,山东仍位于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三,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区域振兴规划等政策的驱动,中西部地区GDP增速再次领跑全国,更加凸现中国经济版图中新的增长极作用,这将较大程度上化解当前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增速下降压力。
中西部增速引领全国
除海南受海南国际旅游岛拉动,上半年GDP增速达19.4%增速为全国之首,以及天津市近年来受滨海新区建设推动上半年GDP增速达18%,名列第二之外,全国GDP增速排名前十的地区几乎都是中西部地区。 如西部地区表现最突出的重庆2009年GDP增速就高达14.9%,排名第三,今年上半年增长17.6%再次排名第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创出直辖市建立以来的最高水平增速。 中部地区表现最好的是山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143.4亿元,同比增长17.5%,但该省增速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年同期较低的基数(去年同期GDP是-4.4%),剔除这一因素该省GDP增速只有10.6%。湖北省才是近2年来GDP增速最快的中部地区,该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为15.7%,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创出1996年下半年以来最好的半年成绩。 中西部地区增速如此快无疑与近年来实施的区域振兴规划密不可分。以重庆为例,在“两江新区”规划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重庆。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项目累计5778个,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实际利用资金809.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4%。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与中西部地区所处的经济阶段及要素禀赋优势有关: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资本存量水平低,人口红利也较充裕,这都决定了它们在工业和投资领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如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二季度以来持续下行的同时,重庆工业增长强劲,上半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818.75亿元,同比增长24.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4.7%,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投资总量2554.37亿元,同比增长31.1%。湖北也有类似的情况,该省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72.56亿元,增长了27.8%,增速居全国第3位。而该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达到了35.5%的高水平。
东部地区转型面临阵痛
尽管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居前,但增速近年来已经明显减弱。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区增速都常位于全国后列。这与东部地区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增长阶段有关。如东部地区过去高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出口,但如今在世界经济面临中长期增速下滑,本地包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近年来又处于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自然也会拖累东部地区的经济。再如,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东部已经普遍进入工业中后期,传统的工业投资领域空间已经不大,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但产业升级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育过程,在此过渡阶段,原有的落后生产力增速动力减弱,而新的动力未及时形成,增速放缓就在情理之中。 以广东为例,就明显地反映出这种经济增长转型的困局。虽然2010年上半年广东省外贸形势逐渐平稳向好,但与金融危机发生前同期相比增势下滑渐趋明显,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幅分别为33.9%,27.5%,仍分别比全国小9.2个、7.7个百分点。 而上半年虽然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达到200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但仍明显低于全国增速,其中具有产业升级性质的高技术投资尽管扭转了上年持续负增长的态势,完成投资增长17.9%,增幅同比提高30.2个百分点,但仍没有进入高速成长期。 在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待形成之际,广东GDP增速近年来持续落后也就是自然的,如2009年GDP增速为9.5%,2010年上半年广东GDP增速为11.2%,增幅虽然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7个百分点,但比长期趋势(1979年—2008年)低2.5个百分点,而近两年上半年经济平均增速则比往年平均要低4.6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考虑到东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总量超过50%以上,它的经济增速自然回落也将会拖累中国整体经济增速,但这却是中国经济转型必需要付出的代价,而考虑到同期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潜力大,增速仍能保持较高增长,中国转型期间的经济增速依然不会明显放缓,只要政策得当,中国的经济转型将有望比其他国家在更平稳的增长条件下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