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8-02 作者:毕晓哲 来源:东北新闻网
|
|
|
北京市住建委7月29日首次公布了三个公租房项目的成本租金,不过,每平方米每月高达二三十元的租价却让人有些看不懂,因为它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有的甚至比市场价还高。(7月31日新华网)前几天,北京市住保办透露,公租房操作细则正在制定当中,农民工、毕业大学生等非京籍申请人,暂不能申请公租房。(7月28日《京华时报》)这一消息曝光之后,笔者还真是为广大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毕业生群体不平了一阵子,毕竟属于公共属性的公租房就在当地政府的一纸命令之下“剥离”了外地户藉人群的参与可能,这的确够让人失望的了。然而,再联系到上述公租房租贷价格的报道,笔者不禁哑然失笑。 首先还真得为被“排除在外”的外地人而“庆幸”。如此高的离谱的租贷价格,一平米三十元,五十平米就要1500元,这还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家具摆设的空房子,价格一点也不比同一地段的民间房子租贷价格低。单不说能不能承受的问题,假设真有外地人“合乎条件后可以租贷这样的公租房”,住还是不住,真是个两难问题。住吧,经济负担不起,还不如租民房划算;不住吧,好不容易得到了政府的“优惠”,也不能不领这份情吧?领了这份情吧,自己就得背上高昂的房租包袱,这岂不是一个两难? 其次,符合条件最终能租上公租房的北京市本地人,估计也够“愤懑”一阵子的。美其名曰是公租房,结果无数人竞争下来、折腾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到头来吃到嘴里的却是一个标准的“鸡肋”!既让当地政府留下了好名声,承租户还得为其高昂的代价买单,这如何让人心里平衡?更何况,这样一来还会让没有资格享受这一“福利政策”的外地人看笑话:看似“惠顾”本地市民的公租房原本也玩“杀熟”(一些商家专门宰熟悉的客人,就叫“杀熟”)啊?这样一来,即使有幸承租了公租房的人群,一定也不满意。 我们无法得知当地政府搞这么高的公租房价格的目的和动机何在,但显而易见的是,公租房高昂的租贷价格,不但背离了公租房保障新就业群体、“夹心层”人群的初衷,更丢掉的是政府的公信。事实上,从其它地方政府的做法来看,让公租房租贷价格合理些,是完全能够做到的。重庆、杭州等地早已先行试行公租房的地方,租贷价格定位于市场价格的60%以下,或更低些;而我国香港特区,由政府提供的“公屋”租金仅为同地区市场价的25%,解决了近1/3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国外新加坡的“组屋”,租贷价格也是市场价的20%左右。别的地方能做的如此到位,如此体谅贫弱群体的苦衷,身为一线大城市更有着较雄厚经济实力的首都北京市,更没什么理由做不好。 公租房是经济房、廉租房和限价房之外的“第四房”,被政府和社会公众抱以充分期待。就这项惠民举措而言,做就要做好,做就要做到公众满意。而北京市目前搞出来的高昂租价公租房,实际上已经让当地政府置于了“两头受气”的尴尬境地。有机会租上的人会“骂”政府“心黑”,而无机会租的人群也会“骂”政府“不厚道”。请问当地政府,这是何苦来哉?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