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22日财税部门又出台大规模取消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也呼之欲出,种种调整凸显政府外贸结构调整的决心。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欧洲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出口退税调整等多重压力纷至沓来,外贸企业面临冲击已成必然。在出口增长和结构调整之间,如何权衡?从目前来看,中国外贸年内走向如何?外贸企业何去何从?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吸收外资的方向是否需要调整?这些问题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里,霍建国院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全年外贸走势将前高后低
经济参考报:去年至今,从月度形势看,外贸时而顺差、时而逆差。尽管五月进出口数据乐观,但是在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风险的情况下,对外贸形势的市场担忧依然存在。您怎么判断全年的外贸走势?
霍建国:我们一直认为今年外贸的趋势是前高后低,主要是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的矛盾及不平衡性,虽然中国是率先恢复的,但如果世界经济无法走出困境,外部市场有限的扩张能力会制约中国外贸发展。在去年危机的时候,中国的市场份额还相应扩大了,因此去年下半年增长比较高,今年的难度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数高的因素,今年下半年肯定会低于上半年,但是全年的增长预期还是会超过2008年,估计进出口增长会超过20%,出口增长超过16%是没问题的。
从目前看出口也还是高于2008年。今年1至5月与2008年同期相比还是高出4个百分点。
经济参考报: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22日财税部门又出台大规模取消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也即将出台。外贸政策的调整频出,与年初外贸政策维稳的基调相比,更显调整贸易结构迫切性。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层面倍感压力,同时也有一些担忧。
霍建国:从目前来看,外部环境变化不大,内部限制的因素比较多。所以现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几大政策出台以后,汇率走势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压力,包括调整出口退税率,虽属原料性质的,外贸出口占比较小,但是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工资的问题。总体给人的感觉是,外贸出口的难度加大了,在外部市场没有明显回升时,内部压力会使得出口增长的空间受到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