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江省绍兴县广丰印染有限公司印花车间,工人们在生产出口欧美市场的印花布。新华社记者谭进
摄 | 2009年1至5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收到外贸企业提出的海外买家资信调查申请11131份,是去年同期的六倍。
同样,今年的前五个月,浙江全省出口信用保险的参保企业新增200家,而2008年以前,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的全部参保企业不超过600家,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仅有5%。
浙江外贸出口企业的转变正是全国外贸行业的一个缩影。
从“冷落”到“追捧”,出口信用保险步履维艰的演进揭示了一个事实:金融危机正在矫正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固有的风险观。
出口“畏惧”心理
据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忆介绍,金融危机以来,浙江出口企业面临的收汇风险剧增,外贸参保企业的金额报损率从原来的0.8%飙升至现在的3%以上,今年1至4月报损金额达到5200多万美元。
3%的报损率仅是经专业信用风险评估后的出险概率,其它未参保企业的外贸出口风险水平可能更高。
浙江省商务厅综合处副处长张宏斌认为,交易安全已成为当前外贸企业接订单时最担忧的问题。商务厅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以来,有1/3的企业手中订单缩减了三成左右,除了外需萎缩带来的订单不足以外,外汇市场波动、收汇风险加剧是影响到企业承接订单的最主要因素。
年自营出口5000万美元的金华市进出口公司是该市规模最大的外贸公司。金融危机以来公司业务损失了1/3以上,目前他们采取的是最为谨慎的收汇方式。如果客户不同意预付订金和凭提单提货,公司宁可损失这笔业务也不会冒这个风险。对于汇率波动大的地区,公司也会放弃这一市场。
一位外贸从业人员这样形容金融危机前后这一行业身处的风险环境剧变:金融危机以前,国内出口企业规避风险主要依靠信用证、预付订金等方式,由于市场活跃,外商资金回笼及时,在收汇方面不能说高枕无忧,但也波澜不惊;金融危机以后,外贸企业的心情只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
一家外贸企业的“信保账”
不过,收汇风险问题技术上并非无解。
浙江华商控股有限公司年自营出口额7500万美元,主要销往欧美地区,出口产品以服装、日用百货为主。金融危机以来,海外订单锐减了30%以上。
目前,华商控股认为改变订单环境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把出口信保这一工具利用起来。除了风险保障以外,利用出口信保遍布海外的资信调查工具,还能帮助公司筛选客户,寻找新订单。
副总经理戚亿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信用证结算的业务原则上不用购买信用保险。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外商不愿意用信用证这种成本较高、费时较长的结算方式,目前华商控股经营的外贸业务中非信用证交易占据了一半左右的份额。
公司自行风险评估后,对所有非信用证方式的外贸出口强制购买出口用信用保险,2008年全年投入保费20万美元,保额3500万美元。由于2008年浙江省为参保企业提供30%的费率补贴,企业需要自行承担的保费仅为14万美元。
该公司利用信用保险的海外客商资信调查网络,今年以来在传统市场下滑的同时,发展了一大批新兴市场客户。今年以来该公司业务员已经申请了45个新客户的资信调查项目,其中35个通过了中国信保的风险评估,有10个客户已经与该公司开始了生意往来。例如伊朗一家做医药原料的客商,开出的采购单子高达32万欧元,利润率有40%,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国内没有企业敢接这笔单子。华商控股通过中国信保进行资信调查后,购买了包括国家险、企业险在内的多个险种,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成功完成了这笔交易,并将该客商发展成了长期客户。
矫正风险观能否撬动沉睡的海外市场?
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忆说,利用信用证交易目前在我国外贸出口的结汇方式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从全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来看,非信用证交易方式日益成为主流,世界500强企业在采购中都拒绝采取信用证的方式交易。
有关专家指出,许多企业最终放弃业务,往往是最后与外商在交易方式谈不拢。因为国内企业长期以来依赖信用证结算来规避风险,无形之中把非信用证交易的外贸业务给“屏蔽”了。
专家指出,如果外贸企业仍一味坚持这种保守方式,势必失去很多市场机会。利用出口信保改变我国旧有的相对保守的贸易开拓方式,通过贸易方式的更新可争取更多海外市场。
可喜的是,市场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认识到,只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世贸组织鼓励的政策性工具,中国出口企业可以从拓宽交易方式入手,打开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万向进出口公司是一家年自营出口超过一亿美元的大型外贸公司,但是总经理吕向荣告诉记者,万向开展外贸业务的25年来,从来没购买过出口信用保险,原因是企业靠自己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从来没有发生过坏账,感觉出口信保还“无此必要”。
浙江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认为,长期以来浙江外贸出口不愁订单,尚未充分意识到出口信保在放大企业开拓市场的空间和能力方面的作用,忽视了这座“金矿”。
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社会保障系主任何文炯认为,信保公司通过资信调查网络掌握了目前全世界的海外客商有效资源,这是一个资源富矿。尤其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在面临旧有市场萎缩、又对新市场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成为其准确寻找市场资源的“利器”,撬动沉睡的海外市场。
[相关链接]
出口信用保险,也叫出口信贷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属于非营利性的保险业务,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和补充。是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2%至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有的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供的各种出口信用保险保额甚至超过其本国当年出口总额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