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起,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简称REACH法规)进入预注册阶段。面对这座欧盟有史以来设置的最大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企业纷纷进入“应对进行时”。
REACH壁垒森严
中国检验检疫REACH解决中心研发部部长梅玲笑介绍说,REACH法规整合了以往的40多部法规,是欧盟最庞大的法律体系,除了法规原文外还有22个实施细则。“法规文本849页,而实施细则中,光一个软件说明书就有2000多页!” REACH法规对欧盟市场上和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化学品强制要求注册、评估和许可并实施安全监控。更严格的是,它的原则是“一种化学物质,在尚未证明其是否存在危险之前,它就是不安全的”,这一类似于“有罪推定”的做法,涉及3万多种化学品,给它们套上了紧箍咒。 据中国五金矿产化工进出口商会统计,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品进出口总额为2457.3亿美元,其中与欧盟的贸易额为208.19亿美元,占比近10%。这也占到了当年中欧贸易额的10%左右。 因此,REACH法规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可谓不大,据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斟酌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我国企业每年为它负担的成本为5亿至10亿美元。 据预测,REACH法规将使我国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约5%,进口欧盟产品的成本增加约6%,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 而且,REACH法规不仅针对化学物质,而且包含了所有会使用到化工产品的商品,因此家电、纺织服装、鞋业、玩具、电子、汽车和制药等方面都会受到涉及。相关生产企业也需要对产品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行通报。 2007年6月1日,酝酿6年的REACH法规正式生效。2008年6月1日,负责法规执行管理工作的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正式开业,REACH进入基本免费的预注册阶段。 预注册阶段至同年11月30日结束,企业在此期间对所生产的化学物质进行预注册后,根据化学物质的属性和产量可获得3年、6年或11年的注册过渡期,并在过渡期里正常出口欧盟。这就为企业完成正式注册评估赢得了时间,分摊了成本。
业界关注逐渐升温
6月1日赫尔辛基时间4时18分,中国检验检疫REACH解决中心为衢州恒顺化工有限公司向负责REACH预注册的REACH-IT网上系统提交了关于化学品二氯吡啶的全球首份预注册卷宗。而这个中心当时提交了75种化学品的预注册卷宗,也大都属于“全球首发”。 二氯吡啶是用于生产洗发水中洗发水活性成分的化学原料,而恒顺公司是全球二氯吡啶的主要生产商,为多家全球知名日化产商供货。恒顺公司工作人员杨尉告诉记者,公司前年就知道了REACH法规,去年就派人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如果不及时预注册,我们通往欧洲市场的门就被封死了。” 浙江三元控股集团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纺织印染企业,此类企业也是化学物质的大用户。公司副总裁王炜博士介绍说,公司平均一个产品就要有50种需通报的化学物质。“目前我们的数据库已经建好了,我们还在对产品进行欧洲生态纺织品Okeo-Tex认证,通过认证可以更好地应对REACH法规。” 而国内石化巨头中石化也在密切关注REACH法规。中石化应对欧盟REACH法规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吕长江近日在杭州出席第14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时透露,中石化已完成全部预注册准备工作,并在密切关注法规及相关指南的更新。 浙江省经贸委技术装备与起步处副处长李京宁介绍说,浙江省有关部门指导企业应对REACH法规有两种方式,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设在杭州的中国检验检疫REACH解决中心这一国家级技术平台,而像三元控股这样的大型企业则自主构建独立技术平台。 “6月份开始我们的办公电话就很难打出去,每台电话一天要接到二三十个企业的咨询。”中国检验检疫REACH解决中心外联部部长林隆海介绍说,到5月底中心的签约客房是600多家,现在已经增加到近千家。“从今年4月份开始,企业关注程度明显升温。” 企业关注程度升温既有自觉应对贸易壁垒的因素,也有外界市场的反馈。王炜告诉记者,三元集团几年前有一批纺织品曾因使用禁用的偶氮染料而被欧盟退货罚款,因此企业对技术性壁垒高度重视。而最近欧洲客户也多次了解企业应对REACH法规的情况。“像著名的H&M时装公司就已要求提供REACH的注册码。”
应对仍有误区
“现在浙江还有一些企业对REACH法规的认识不到位,老板不一定关心这么具体的事,下属又觉得是老板的事。”李京宁说,与以往欧盟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有的企业在应对REACH法规时出现了权责缺位。 “过去一些技术性壁垒应对权责很明晰,就是技术部门,而应对REACH法规你分给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个部门都可以。”李京宁表示,这些问题看似是企业家意识不到位,实则是管理缺陷。“老板可以不懂技术,但是如果有一个具体的情报分析部门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是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层次。” 有的企业对REACH法规怀有抵触情绪。对此,林隆海认为,对此应该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理解。“REACH法规实施后,最先影响的是欧盟企业,现在欧盟企业化工中间体的出口价格已经提高了10%至15%,所以不能单纯地认为它只是针对非欧盟企业实施的。”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品市场,2006年进口量占全球49%,出口量占全球53%。林隆海建议企业应该把REACH法规看作是“先买单后受益”,进入欧盟市场的机会。即使要支付一定的费用,REACH法规也有费用分担机制,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还有很大的优惠。 “我接触到的宁波的一家胶粘剂企业,过去是出口中东市场,但是价格竞争太激烈了。企业负责人了解REACH法规后,情愿为每种产品投资100万元进行注册检测,以进入欧盟市场。”林隆海说。 还有的企业对REACH法规有观望情绪。梅玲笑说,有的企业看到美国、日本同行不为所动,自己也按兵不动,殊不知美日国内化学品管理水平不亚于欧盟,现在只是两国产业在与欧盟博弈,一旦达成协议,三方只需平稳对接即可。此后还会出现欧美日三方“合而谋我”的局面,值得警惕。 而对预注册的错误理解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专家表示,预注册截止日期是今年11月30日,一些企业就误以为可以慢慢来。但是越到后面,去REACH-IT系统注册的企业和物质就越多,不但可能造成网络塞车,而且一旦忙中出错,再作预注册就要错过期限,而只能进行收费注册了。而企业在没有完成预注册之前进入欧盟市场,就像是还没拿到驾照的新司机匆忙上路,万一碰上“交警”就有很大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