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大佬喊话监管互联网金融
2014-03-04   作者:李静瑕 杜卿卿 蔡胤 张静 秦夕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传统金融大佬们的齐声“喊话”,令互联网金融迅速成为两会热词。
  “我还是原则上赞成央行负责人的有些表态性发言,就是总体来说要适时创新,再观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监事梅兴保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互联网金融首先要分清谁来管,建议由央行牵头。
  “这不是一句套话,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只要实质是金融活动,就应该纳入金融监管范畴。互联网金融明显还是金融行为,它和现有金融法规的关系确实需要厘清。”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对本报表示。就在昨日,杨凯生被银监会聘请为特邀顾问。
  参加两会的传统金融界人士对互联网金融密切关注的背后,则是余额宝类理财产品、P2P网贷平台等多种互联网金融形态近年来的大发展,这也引发两会提案的聚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提案中建议,明确监管主体、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等。
  在传统金融大佬们“喊话”倡议监管的同时,监管层与互联网金融也开始频繁回应,比如P2P行业就表达过“求监管”的意愿。央行副行长李东荣昨日亦表示,央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目前针对互联网金融很多部门正在做调查,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需要规范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百度集团CEO李彦宏昨日则对媒体表示,互联网从业者都不是金融专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交锋与争议

  “余额宝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突出现象,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数额很大,而且牵涉的客户也很庞大,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梅兴保称。
  对于余额宝,全国政协常委、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表示:“余额宝,我不太清楚。刚刚我问记者,记者告诉我,有8000万人(在用)。”在谈及监管时,刘明康反问在场记者,“你们不觉得现在应该加强有效监管吗?”他还笑称,“我也还在学习中。”
  当前,各种“宝类”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成长,被外界视作对传统银行的一种挑战。由于其背后的货币基金80%~90%的投资标的为银行同业存款,更是引发“空转”争议。
  事实上,“宝类”产品一般吸引的是银行的活期存款用户,通过货币基金再投向银行同业存款。对银行而言,这部分负债结构的变化,使银行的负债成本从此前的活期利率0.35%,上升到了前一段时间的6%以上。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银行本已承压,如今“宝类”产品进一步助推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在此背景下,近来就有银行业人士建议,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并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此建议一出,再加上有媒体评论员称余额宝为“吸血鬼”,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业内有观点认为,对余额宝类的监管,应该先厘清风险,根据其风险来制定监管政策,而不是仅从银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梅兴保则表示,既然是做金融,应该尊重金融业的发展规定,比如它有一些存款的功能,要有存款准备金。
  “余额宝的钱,用来投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存回银行,这个一圈,钱成本升高了,对实体经济没有任何意义。现在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没有放开,管制着,储户肯定要寻找比较高的收益。”马蔚华昨日表示,若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放开,余额宝的盈利空间会变小。
  “宝类”理财产品引发的交锋,还体现在各家银行也在低调布局自己的“宝类”产品。如工行仅在浙江分行开展“宝类”理财,中行对其“中银活期宝”产品,也并未做大量公开的宣传。
  与互联网上的“宝类”产品相比,银行的“低调”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某大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如果大面积做宣传,意味着会有大规模活期存款客户将转至银行的“宝类”产品,提高成本不说,此前可以用于算作存贷比的一部分存款,也将转为同业存款,银行贷款将面临收缩。
  随着市场资金面的宽松,近期“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开始下降,不少产品的收益率均跌回“5”时代。不过,在行业人士看来,“宝类”理财的收益率保持在3%~4%,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仍具有吸引力。而纵观银行理财产品,尽管部分产品风险并不大,但是投资者5万元的门槛至今仍未打破。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一类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并非对立关系。”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锷生日前对媒体表示,互联网金融对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是有帮助的。
  全国政协委员、平安银行武汉分行行长万安培昨日也对本报表示,目前各界在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关系上,强调了太多的对立,银行应该主动跟互联网公司“交朋友”。

  收编与监管

  “由于监管主体、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造成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随意跨越经营"边界",超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生长,容易滋生蕴藏新的金融风险。”闫冰竹在其提案中表示。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各类互联网金融形态不断涌现,并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跨界”经营的模式也越来越多。
  “我承认会有风险。”李彦宏昨日对媒体表示,互联网从业者都不是金融专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互联网金融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它跨行业、跨业态。证券的、保险的、银行的、非银行的,跨度很大,所以监管的难度很大,而且涉及技术平台,涉及现在的通讯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梅兴保表示。
  梅兴保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先分清谁来管,央行要首先担当起这个责任。至于怎么管,首先是央行来牵头,来规划和设计出一些制度。
  对于互联网金融目前重要形态之一的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央行此前也提示过行业的风险红线: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存款。本报此前曾报道称,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并发起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举行的P2P网络借贷企业座谈会上,各企业也针对行业监管提出了建议。
  “在过去的半年多,我们看到所有的P2P企业都陷入了"牌照饥渴"的状态。”积木盒子联合创始人魏伟此前表示,实际上,P2P行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充满着对监管的渴望,然而在监管主体未明确的情况下,距监管政策的落地也还相距甚远。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稳定金融市场秩序,已迫在眉睫。”闫冰竹建议,明确监管主体,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理顺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业务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
  万安培昨日则对本报表示,由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一次性集中了巨额资金,监管机构应重点关注,及时跟进,不能“走一步看一步”。“互联网金融应该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监管,也应该积极跟银行沟通,心平气和坐下来,三方共同讨论风险和收益,共同推进资金服务实体经济。”万安培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杨凯生:互联网金融不能出了事再谈监管 2014-03-04
· 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并非空话 2014-03-04
· 李东荣:央行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 2014-03-04
· 互联网金融倒逼存款利率放开 2014-03-04
· 多位委员疾呼强化金融监管 2014-03-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