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争做电子钱包 争抢市场
成熟商业模式待形成
2012-11-30   作者:记者 张莫/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日前,招商银行(下称“招行”)与中国联通宣布联合推出名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的信用卡手机支付产品。实际上,除了招行,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已经将“移动支付”写入了自身的战略规划当中。不过,总体来看,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移动支付业务与产品还处于试商用阶段,产业链各方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整体普及率比较低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多家银行争抢移动支付业务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2.12亿,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达到1715.20亿美元。而预计到2015年,这两项数据将分别增至3.84亿人和4728.05亿美元。
  面对移动支付这一片蓝海,不少银行在今年也已经行动起来,陆续公布了各自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最新产品。浦发银行在2010年11月25日与中国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6月,双方联合发布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该片名卡作为移动支付的一个过渡产品,本质是符合中国人民银行PBOC2.0标准的非接触式金融IC卡,集合了信用卡和电子现金账户,可在具有银联“QuickPass闪付”标示的POS设备上直接小额支付。更重要的是,能实现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所有功能的基于NFC技术的定制手机目前正在紧密研发阶段,有媒体猜测,最快今年底或许可以面世。
  建设银行(下称“建行”)也不甘示弱。今年6月中国银联与建行签署移动支付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宣布“抱团”进军移动支付。由此,建行成为首家与中国银联开展移动支付战略合作的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双方约定在移动支付领域全面合作,共同推动银行卡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刚刚就任中信银行行长的朱小黄首次对外阐述中信银行发展新战略时,也特别提到了移动支付。他表示,未来中信银行在保持公司金融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还将重点推进零售领域消费信贷、信用卡透支、移动支付等新兴产品。
  “随着利率市场化、货币国际化等宏观环境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而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金融业务正代表着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用移动金融新业务“消灭信用卡”

  所谓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接入通信网络或使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信息交互,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受付方转移,从而实现支付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按通信方式,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在中国,远程支付领域发展相对成熟,例如手机支付宝等产品;而近场支付,多数产业链参与企业持观望不敢贸然跟进的态度。
  “创新总会有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主动权,如果畏惧风险就会裹足不前。招行希望在移动支付领域积极探索并建立主动权,等到台子搭好了再进入就晚了。”招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马蔚华在2011年就提出要“消灭信用卡”,他曾指出,招行全国网点仅900余家,要想克服网点局限,必须通过互联网带动零售业务发展。未来几年内,招行力求变革传统信用卡形式,将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动终端设备上,达到‘消灭信用卡’的战略目标。通过移动金融新业务“消灭信用卡”,反而是为信用卡带来了新商机。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曾经提案建议将移动支付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扶持创新产业,通过政府有力引导和扶持,推动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

  整体市场形成气候仍待时日

  “总体来看,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整体普及率还比较低,多数移动支付业务与产品还处于试商用阶段,产业链各方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整体上来讲还处在探索期。”德勤在此前发布的《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中指出。
  尽管包括银行在内产业链各方纷纷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力,但是,移动支付产业若想形成气候尚待时日。
  实际上,在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问题上已基本不存在障碍。据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陆书春本周最新透露,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将于近期发布。据了解,即将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13.56MHz技术。
  “但在移动支付领域,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环境的问题。”浦发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部总经理杨丹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招行人士曾坦言,电子钱包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在市场培育期,可能只有1%的人会使用,而100万台POS还处于闲置状态。
  杨丹菊说,各家银行都在同一艘船上,除非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大行肯放弃暂时的利益去推动这个业务,改善市场环境,否则对于跟随者而言,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采取跟随策略。
  还有一点也尤为重要,那就是整个产业链面临着众多参与方的利益博弈。业内人士提出,定制金融IC卡、POS机的改造和前期推广都需要不菲的费用,这笔开支该由谁来买单?将来的利润又如何分成?这都是有待手机运营商和银行双方商榷的现实难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城市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2012-11-21
· 商业银行抢滩次级债融资 2012-11-20
· 商业银行是否遭遇了次级债的2012? 2012-11-20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0.95% 2012-11-15
· 商业银行竞相角逐财富管理业务 2012-11-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