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业人事变动又掀波澜。博时基金骨干人员出走还未平息,位于上海的申万菱信基金发布了总经理离职公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基金行业高管人事变更达44次,平均每个月变动超过5起,基金业进入频繁换帅时代。
业内人士表示,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基金业此前的盈利预期、考核制度都需要重新修正,“寒冬”期的人事动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的摩擦。重要的是,或到了股东降低对公司盈利预期的时候。
高管震荡愈演愈烈
继今年华夏核心团队出走后,行业内的高管震荡在继续蔓延,“前十”之一的博时基金近期人事变动消息不断。8月14日,博时基金公告称,原副总经理杨锐因个人发展离职。此前,博时首席策略分析师夏春已经证实离职转投另外基金公司。此外,还传出现任副总李雪松即将离职的消息。
位于上海的申万菱信基金也发生高管变动。8月14日,公司公告称,于东升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姜国芳代任。翻阅公告资料,去年11月,于东升正式上任申万菱信基金总经理,也意味着,他此时的离开距其上任日期还不到一年。
事实上,这只是今年以来基金高管变更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业已经发生高管变更44次(包括新任、离任),其中离任不在少数:仅7月份,就有包括招商基金副总杨奕、财通基金副总黄瑞庆、浦银安盛总经理钱华、国金通用总经理王文博等高管离职。而6月份,万家基金总经理杨峰、中欧基金副总徐红光等也相继离职。时间再往前推,则有公募“一哥”王亚伟出走华夏,嘉实核心人物李道滨离开,等等。
对于行业频繁的人事变动,业内人士表示要辩证对待。“一方面,这是行业在寒冬期、变革期出现的洗牌现象,而各家公司情况不一,不能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但另一方面,上述人士表示也要从中看到问题。“市场环境持续低迷,此前的盈利预期、考核制度等将都面临调整,人事动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的碰撞摩擦。而另一个重点是,持续的熊市背景下,股东有必要降低对公司盈利的预期。”
去年成立的新公司一半换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扩容,新基金公司不断涌现,但其高管团队稳定度十分不乐观。2011年成立的六家新公司,三家的总经理已公告离职。
5月12日,长安基金公告称总经理曹阳离职,其任期仅仅为8个月。6月7日,方正富邦总经理宋宜农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雷杰代任。7月7日,国金通用公告称,总经理王文博因个人原因辞职,总经理一职抽调原督察长尹庆军担任。此外,去年成立的财通基金副总经理黄瑞庆也于今年辞职。
新公司高管变更速度可见一斑。沪上一家新公司的老总向记者坦言,“新公司管理层快速变动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面临的生存环境艰难,成本费用很高而收入少,作为没有积累的新公司生存压力比较大;二是和股东压力有关,有些股东对经营要求比较高,管理层短期内难以达到,既然完不成,就只能不干。”
“股东方过高的盈利要求、董事会对经营工作的过多干涉与制约,已经成为部分基金公司发展的一大掣肘。”沪上某基金人士也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