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劳动节两个小长假让短期理财产品着实“火”了一把,端午节已不远了,一些股民也盘算着等到下月初,就把股市上的资金盘出来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但是有理财专家表示,短期理财产品所示期限都是产品实际运作期限,与购买日和到账日无关,加上两头的“真空期”短期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其实已经被摊薄。
投资案例:投资收益打折
昨日,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4月底。她接到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推销的是一款7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4月28日起发售,她一盘算,5月5日资金就可以回笼,继续炒股了,于是,她在4月28日买了这款7天的产品,20万元起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5%,这确实比7天通知存款划算。但是,5月6日下午,刘女士查询账户发现,这笔钱并没有到账,客户经理的答复是这款产品4月28日到5月2日是发售期,起息日是5月3日,到期日是5月11日,而且到期后3个工作日到账,也就是说这笔钱的本金和收益要5月13日才能拿到,刘女士顿时就有点被忽悠了的感觉,折腾下来,这20万元就在银行整整待了15天。
以年化收益率3.5%计算,收益金额为年化收益的7/365,20万元7天收益仅135元,这是由于资金被多闲置了8天,实际收益率就低了。而办理利率为1.49%的7天通知存款,这15天收益为120元,况且资金的流动性高于短期理财产品,
记者调查:“隐形占用期”吞噬收益
近日来,记者走访了成都理财市场发现,短期理财产品都存在4日至8日不等的发行日;而收益到账日之前,还存在2至5个工作日不等的回款滞后期。也就是说,为获得“短打”理财产品的收益,市民手中的资金至少要面临6日以上的闲置,这也将显著拉低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长期理财的角度来看,这个“隐形占用期”几乎可以被忽略,但是就短期理财产品来看,就非常不划算了。
理财专家支招 理智选择产品
怎样避免投资者资金这样无谓的闲置?银行业理财专家建议,市民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更为理智,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看好“真空期”,综合评价再决定是否购买。如资金属于长期闲置,应选择长期理财产品,而频繁转投短期理财产品,转投产品时的衔接时间也会蚕食理财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