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莱坞高智商电影 |
“高智力电影”一反过去的线性叙事,设置重重谜面,观众作出不同阐释,即参与完成或延展了电影的内涵。
好莱坞电影追求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大特效的大片模式。无论是《蜘蛛侠》,还是《变形金刚》,“大片”作为票房灵药曾被反复检验。如何进行电影叙事从来不是投资商考虑的问题。投资越大,故事越简单——卖座电影的第一要义:尽可能的大众化。
因此,当《盗梦空间》登陆大银幕时,影迷们被罕见地挑动了。尽管“《黑暗骑士》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华纳影业1.6亿美元的投资”完全符合“好莱坞大片”的概念,观众却发现,这不是一部被动参与、合家团聚的爆米花电影。片中,诺兰运用了一种多种叙事的套层故事,它需要观众更积极地投入和主动参与,真相才能逐一揭开。
这种复杂叙事的好莱坞电影类型被热情高涨的影迷们冠之为“高智力电影”。首先,这类电影一反过去的线性化叙事,运用了诸如当下很红的“墨比乌斯带”原理等,设置了重重谜面,观众在不同阐释和解答时,即参与完成或延展了电影的内涵与意义。好莱坞最典型的高智力电影中,之前的《黑客帝国》就是一座里程碑。
但类似的“高智力电影”在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中并非主流,它的叙事结构决定了它很难被简单复制。而从希区柯克到昆汀-塔伦蒂诺,每当好莱坞主流电影深陷简单化之境时,“高智力电影”总能挺身而出,将电影拉回如何讲精彩故事的本质上。
《盗梦空间》有多难?
《盗梦空间》的故事框架是,莱昂纳多饰演的主人公柯布,迫于无奈接受能源界巨头的任务,带领他的team去让竞争对手的公司一蹶不振,乃至分崩离析。完成任务的具体手段也很简单:潜入对手的梦中植入一个想法,让对方认为解散公司是正确的选择。由此,柯布一行人在能源界巨头收购一家航空公司后开始了他们的行动。主线故事很明确,其中夹杂了主角对前妻的愧疚——自己对前妻植入了想法,导致前妻误以为真实世界反而是虚构的,然后跳楼而死。这部分纠结的感情戏后,主角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获得自由。
片中,诺兰创造了很多逻辑前提,比如“梦境制造者”、“图腾”、“梦境防御者”,并花了大量笔墨介绍“盗梦”的规则。然后,他创造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平行叙事空间中,观众稍不留神,就会跌入不知道是第几层“梦”中,厘不清故事头绪。
要说《盗梦空间》有多么复杂,非也。“盗梦”这个概念,早在1995年的《童梦掉魂夜》中已明确呈现。“多重梦境”构想,其实也在1999年的《十三楼》中惊鸿一瞥。它在结构上设了一个套,让观众跳了下去,不自觉成为电影的构造者之一。
在好莱坞动辄就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中,《盗梦空间》的“新”就新在,诺兰舍弃了好莱坞主流大片二元对立、叙事单一的惯用模式。他创造了一个多层的连环叙事结构,每一层梦境层层关联又各自独立,观众像爬在一个墨比乌斯带上的蚂蚁,开始是在正面,然后一直沿着电影的叙事逻辑向前爬,到最后,不知不觉爬到了反面。这给了观众无限想象而惊奇的空间。的确,在爆米花盛行的好莱坞年代,看这样的新类型电影的确需要一些主动的思维投入,而不是嚼嚼爆米花,散场倒头大睡即可。或者说,喜欢看这样的类型电影,就是玩一场智力游戏。
简单化时代的高智力电影
类似《盗梦空间》这样非线性叙事,邀请观众深度参与的高智力电影,在好莱坞也并非今天才出现,实际上,它已经存在了70余年。
100年来,好莱坞“说故事的方法”一直沿袭自亚里士多德阐释的“故事基本要素”:开端、中段和结尾。这种“三幕剧”结构注重时间推移的连续感,以描写冲突的本质来推进故事的进程,直到推向剧情的转折点。而结尾会有一个清楚且合逻辑的收场,直至回归平静。
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电影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单一叙事的模式应该被打破,网状、分岔、平行、非线性的叙事策略渐渐成型。《公民凯恩》设置了片中片;《青山翠谷》开创了闪回叙事的模式;《米尔德里德-皮尔斯》利用误导性的谋杀场面迷惑观众……这些类型片试图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单一的时间维度中解放出来。
到了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好莱坞的导演们吸收了欧洲艺术电影的精华,强调个人心理感受,放弃了因果井然的情节逻辑。“漂移叙事”的《纳什维尔》和电影里套电影的《汽车影院》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上个世纪90年代是“高智力电影”发展的黄金年代。《罗拉快跑》、《低俗小说》等将电影叙事手法的复杂性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好莱坞鬼才昆汀-塔伦蒂诺的横空出世,不仅普及了“高智力电影”,更将其引入商业化体系中。《落水狗》中,昆汀将各个情节打乱拼接,随心所欲,但结局却是包含在前面的寓言气质中。如在《低俗小说》中,昆汀将整部电影的叙事处理成一种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每一幕毫不关联,但这种碎片化的讲述又不失其内在逻辑。这样的叙事革新无疑深刻地影响了无数年轻的商业片导演,从而在迅速腐朽的好莱坞电影美学中长出一缕新枝。很快,一些主流商业导演开始关注昆汀式“板块”电影叙事语言,在多种美学的混合下由此发展出一套更为当代的好莱坞电影新叙事技巧。当然,这种“高智力电影”存在的大众美学基础,无疑也是当下社会非物质性生产全面盛行的结果,它自然也是詹明信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结果。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现实的,还是虚拟的?如今的好莱坞正在以“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特征开始打乱这个我们固有的二元思维。
在这种情况下,《盗梦空间》的出现不是独一无二的,却是及时的。在简单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好莱坞,它至少证明,复杂的叙事也能吸引观众进影院。
高智力电影推荐
No.1 《穆赫兰道》
No.2 《电锯惊魂》
No.3
《恐怖游轮》
No.4 《致命魔术》
No.5 《黑客帝国》
No.6
《万能钥匙》
No.7 《死亡幻觉》
No.8 《致命ID》
No.9
《记忆碎片》
No.10 《十二宫》
No.11 《生死停留》
No.12 《七宗罪》
No.13
《搏击俱乐部》
No.14 《禁闭岛》
No.15 《盗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