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调整结构重塑辉煌
    2010-04-14    作者:本报记者 丁铭 骆晓飞 陈国洲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说起大柴旦,大概许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是,在刘修平、潘家发等一批老柴达木人眼中,大柴旦——这座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的工业小镇,不仅记录了他们最精彩的人生阅历,而且书写下了柴达木盆地半个世纪以来创造的辉煌。
  大柴旦地处柴达木盆地北部,蒙古语称为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大盐泽,境内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和金、钾、锂、煤炭等多种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占青海全省的32.6%,而且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量为3.507亿立方米,为发展资源型工业经济提供了优厚的资源保障。
  今年74岁的刘修平是最早进入大柴旦参与开发的人,1958年,他从江苏徐州沛县老家来到大柴旦,在这儿一呆就是50年。住过地窝子,睡过帐篷,烧过锅炉,直到后来成为高级技工,刘修平亲身经历了大柴旦半个世纪以来的开发和建设历程,也亲眼目睹了大柴旦每一天发生的变化。讲起大柴旦的开发历史,他如数家珍。
  “大柴旦湖化工厂主要生产硼酸,当时也没有什么机械生产设备,所谓的工业生产就是在柴旦湖边架起大铁锅来熬硼砂。”刘修平说,生产原料的挖掘和运输,基本上都是人工用铁锹挖、用架子车拉。
  在这样的条件下,老柴达木人凭着一腔的热情和干劲,手拉肩扛创造了大柴旦工业发展的第一次辉煌。
  “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从地窝子和半土半洋生产模式起步的大柴旦工业,已初步形成了化工、煤炭、汽修、火电和采矿等几大门类,年硼酸产量达到了5000吨。最为鼎盛的时期,工作和生活在大柴旦的人超过了7万人。”潘家发说。
  今年69岁的潘家发是1960年来到大柴旦的,他先后在大柴旦化工厂做过工人,当过车间主任,后来还成了大柴旦行政委员会的领导,谈及参与大柴旦初期的开发,到现在他还感到十分的自豪。
  然而,大柴旦的这次辉煌是短暂的。据潘家发介绍,60年代中后期,柴达木资源开发中心逐步西移,一大批企业搬离大柴旦,另外一些企业因资源枯竭而被迫下马停产,汽修厂也陷入困境,大柴旦陷入了沉寂。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大柴旦开始探索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重振经济的新路子,逐步建立起了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和煤炭开发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1992年,大柴旦正式确立了以煤炭、钾肥、黄金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外资,着力发展优势资源工业。至1999年,西海钾肥厂、大头羊煤矿等一批工业企业已初具规模。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副主任顾小东告诉记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立以后,考虑到试验区产业的合理布局,2007年,大柴旦被纳入了试验区的整体规划,借助这一机遇,大柴旦引进了150万吨铅锌矿石开发项目、年产10万盎司黄金开发项目、鱼卡地区年产9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大煤沟地区年产90万吨煤炭开发项目和饮马峡120吨纯碱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使大柴旦的工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顾小东说:“如果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大柴旦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通过结构调整打造优势产业,现在大柴旦正在迎来她的第二次辉煌。
  相关稿件
· 柴达木成为投资热土 2008-06-03
· 东"化"西移:柴达木成为投资热土 2008-06-03
· 科学家:柴达木盐湖底部存在大量油气资源 2008-05-13
· 柴达木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大进展 2008-05-06
· 天然气资源串起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链 200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