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寿宁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论证、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茶产业为寿宁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予以大力发展。
■寿宁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寿宁人称为“茶叶新政”。
■龙头企业是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的主体,寿宁十分重视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养。
福建寿宁2007年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茶产业发展,以改良茶树为突破口,提升茶叶品质,打造“寿宁高山乌龙茶”品牌,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 寿宁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2009年茶叶产量1万多吨,产值2.56亿元;不久前,寿宁还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09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20多万农村人口,几乎全部直接或间接从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工作中受益。
产业定位——确定茶产业为寿宁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寿宁产茶历史悠久。明朝县令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三甲住初垄,出细茶”,“茶出七都”等。寿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安说,改革开发以来,寿宁先后有“半县花菇半县茶”以及“茶县酒城”的发展历史,但花菇和白酒都先后没了,唯有茶叶一直保留下来。虽然是保留下来了,但前些年由于茶树种老化,茶叶品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茶农无利可图,有的时候相当数量的茶山抛荒。 2007年,寿宁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论证、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茶产业为寿宁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予以大力发展。 为助推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寿宁县委县政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政府每年多渠道投入茶产业发展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县财政按不同档次给予茶园改造新品种补助;提高茶技人员待遇;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设茶叶技术队伍;扶持发展茶叶企业等等。立足现有12万亩茶园优势,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建设闽东北高山生态优质乌龙茶生产集散中心为重点,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为主攻目标,走独具特色的高山生态茶叶发展之路。
品种改良——让茶农真正尝到甜头
“刚开采时,一斤茶青就卖到40多元,超过本地茶青卖价几十倍。”福建省寿宁县武曲镇承天村茶农范学强高兴说。他当年响应政府号召种下的20亩“金观音”今年春茶收入已达10多万元。 茶树品种改良,这在寿宁的历史是第一次。谁都知道铁观音的市场好,但寿宁的地理气候不比闽南安溪,冬天特别冷,铁观音能否适应得了寿宁的气候,大家都没有把握。2007年冬天,新茶树刚刚种下去不久,就遭遇一场罕见的大雪,次日一大早,寿宁县委书记李海波就冲到最高的茶山上,看到新茶树都还挺好,由衷感慨这茶“真倔强、真顽强”!坏事变好事,正是这种恶劣的天气,把大部分病虫的卵都消灭了,来年的虫害特别少。山高雾浓露重的地理优势,加上多道生态标准“把关”,2008年10月,寿宁裕发茶业公司把自产自制的铁观音茶送给茶界泰斗张天福品鉴,张老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寿宁的高山乌龙铁观音色、香、韵、味等俱佳,具有高档铁观音之品质。 通过试验,证明当初的产业定位是正确的;茶农尝到甜头,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寿宁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寿宁人称为“茶叶新政”。“茶叶新政”从优惠政策、组织保障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强力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除了继续投入资金外,还开展挂钩帮扶,每年确定100个重点茶改村,分两年推进,深入开展“单位挂村、干部挂户抓茶改”活动。全县干部400多人每人挂钩联系示范户10户,改造20亩以上优质茶园,给予技术、信息、管理、营销等方面服务。
品牌建设——让寿宁农民有获得持续的收入
“地僻人难至,山高云易生”,是冯梦龙对寿宁自然地理概貌所作的描述。而在茶叶的品牌定位中,这种地理劣势恰恰就是优势,偏僻、高山、云雾缭绕,恰恰就是“环保、有机、生态、高品质茶叶”的代名词,“寿宁高山乌龙茶,忘不掉的好茶”,正好迎合了现代城市人的消费需求。2009年5月,在福建省农业厅公布的当年全省春季名优茶鉴评名单中,寿宁县选送的“梦龙春”牌系列
“金峰红”、“金韵红”分别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和“福建省优质茶”。
龙头企业是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的主体,寿宁十分重视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养。2007年12月,寿宁引进两位安溪制茶能手,分别投资创办了“寿宁双秋”和“寿宁裕发”两个茶业公司,建立铁观音茶叶示范基地,如今,这两家公司的茶叶都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福建天禧御茶园茶叶有限公司在海内外拥有80多家茶叶连锁专卖店,该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日本杀青机,冷冻脱水干燥机等设备,公司生产有机茶在消费者群体中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 寿宁“茶叶新政”规定,新增的茶叶企业和新创的品牌,如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奖励的,将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1万元的奖励。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与推广,自觉地朝着品牌建设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