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营业税优惠政策”终止到“国四条”出台再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政策收紧的信号不断加强。专家指出,土地出让金历来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财源,“地王”频现是他们所乐见的,此次中央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举措将对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带来冲击和影响。但由于调控矛头并非直指“土地财政”,要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还需从体制入手。
在一系列意图明显的政策调控面前,并不是所有的地产开发商都选择了静默。《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出台次日,上海土地市场仍旧演绎着“大手笔”。刚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龙湖地产旗下上海公司联合集团控股股东嘉逊发展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总价约17.29亿元人民币、楼板价约1.2万元/平方米夺得嘉定新城2幅地块,与底价相比溢价率高达417%。 而此前几天,复地集团以8.84亿元竞得上海市普陀区567坊北块,楼面价约1.8万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225%。绿地集团以14.166亿元竞得上海市普陀区真如副中心2幅商业地块,折合楼板价约9000元/平方米。保利地产斥资44亿元分别在北京及成都竞得4幅地块,其中,北京朝阳区地块溢价率高达313.6%。 “今年频频出现的‘地王’,使得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又鼓了起来,他们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从地方政府的推地速度就能看出端倪。”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土地出让金历来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财源。”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曾康华教授说,土地出让金在部分地区接近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建筑业和房地产带来的相关税费收入和土地为抵押获取的债务收入等,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运作取得的收入占其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表现出对土地的强烈依赖。 专家指出,“以地生财”风险不能小觑。依靠“土地财政”维持城市经济发展,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为地方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难以支撑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土地财政”问题并非朝夕能解决,要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优化地方财权结构,构建地方政府税收财政模式。一方面应将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面纳入预算内管理,加强预算监督,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另一方面构建以房地产税为主体税种的独立稳定的地方税体系。
政策收紧
新一轮“以地生财”或降温 近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成了最惹人注意的字眼。仅是上述能对企业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定便足以让开发商心神不宁。再联想此前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和“国四条”的出台,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政策收紧的信号正渐次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