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天堂草原的工业梦
    2009-12-16    作者:本报记者 柴海亮 勿日汗    来源:经济参考报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曾经水草丰美的这片土地创造过畜牧业辉煌的历史,到1999年牲畜头数超过1800万头只,当地牧民人均收入曾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出1000多元。然而这个令人骄傲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隐患,因为超载过牧、自然灾害和气候变暖等诸多原因,这片广袤的草原出现了生态恶化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为此,锡林郭勒盟适时提出“靠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开启了天堂草原工业化的序幕。
  “在锡林郭勒,每转移一名牧民,就相当于使一平方公里的草原得到休养生息。”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荣天厚说,经济要发展,生态也要保护。作为典型草原牧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保护草原生态的根本途径。2004年至2008年,锡林郭勒盟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保持30%左右,工业企业数量由495户增加到881户,工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由29.3%提高到53.9%,工业对经济增 长 的 贡 献 率 由37 .8%提 高 到70%,国民经济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煤炭资源探明储量1448亿吨,约占全国15%的锡林郭勒盟拥有内蒙古1/5的天然草场。人们在这片草原常看到一个独特景象是:一处处露天煤矿、一个个化工厂和一座座发电厂与一群群低头吃草的牛羊共同“镶嵌”在草原上,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将草原“分而治之”,大开发、大建设的浪潮为宁静的草原增添活力。然而,千里草原变成新型能源基地,总会让人产生疑问:草原生态会不会被破坏?
  对此,荣天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锡林郭勒盟发展工业和保护环境并不矛盾,发展工业是从长远和根本上保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因为这里走的是靠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的路子,开发中要求做到‘一流的环保设施、一流的节水措施’、‘科学开发一小块,有效保护一大片’。同时,提高项目规模和技术门槛,推进工业集约发展。”

  相关稿件
· 锡林郭勒盟工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矛盾凸显 2009-11-05
· 草原变成新型能源基地有分歧 2009-10-09
· 内蒙古部分牧区出现大面积开垦草原现象 2009-10-09
· 蒙牛生态草原基金成立 2009-09-25
· 蒙辽联手打造首条高科技草原环保铁路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