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辽联手打造首条高科技草原环保铁路
    2009-08-26    本报记者:张领    来源:经济参考报

    8月18日,刚刚贯通的巴新铁路内蒙古巴林右旗阿贵庙山隧道外景。本报记者 张领  摄

    我国规划线路最长的民营地方铁路——巴新铁路控制性工程阿贵庙隧道日前全线贯通,它标志着连接内蒙古、辽宁两省区的“能源运输大动脉”一系列建设项目在内蒙古草原全线展开。
    记者在巴新铁路施工现场采访时看到,沿线数百公里内各标段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在施工引导员红蓝两色小旗的指挥下,运送土方的大型车辆按照旗语指挥各行其道,负责路基护坡、草皮移植的工人将原生植被整体搬移、集中培植浇灌……
    据了解,巴新铁路起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所在地的巴彦乌拉镇,途经内蒙古自治区的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县、巴林右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奈曼旗、库伦旗,终至国铁新义线的阜新市新邱车站,线路全长486.8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427.6公里路段穿越广袤的草原、沙地,铁路沿线均处于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
    为把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巴新铁路施工管理部门加强环境影响管理,避免机具大范围开挖、扰动原地形、地貌,取弃土场合理规划、分段集中设置,在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方面尽可能利用荒地,合理调配土石方,结合地方用地规划选择取弃土场,施工结束后及时平整土地,加强工程治沙和植物防护,以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地次生沙漠化,在植被、噪声、水和固体废弃物方面实施严格控制,保护沿线草原生态环境。
    巴新铁路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张景辉告诉记者,巴新铁路立项和环评规划两年前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后,开工伊始就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高科技攻关入手,加大技术投入,遏制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比如刚刚竣工的阿贵庙山隧道这样的大型控制工程就是典型例子。
    “如果按照传统的铁路施工方法,这条穿越沙基丘陵的隧道采用直接开挖,施工成本和技术难度虽然可以降低,但将会影响30多万平方米的沙地植被不可复原。经过权衡利弊,技术人员应用许多新的隧道技术,克服水流沙、泥流沙、干流沙的松软地质围岩对工程的影响”,担负阿贵庙山隧道建设的中铁十二局总工程师孙泽雄介绍说。
    阿贵庙山隧道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全长2960米,投资7000多万元。它穿越松软的沙土地带,气候恶劣,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六级围岩达到680米,施工难度属国内罕见。500多名施工技术人员经过16个月的奋战,探索沙地隧道施工的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土质沙干、稳定性和承载力差的难题,为我国沙漠地区隧道施工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巴新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为国铁Ⅱ级,预留Ⅰ级条件;正线单线,预留双线条件;牵引种类为内燃,预留电气化条件;牵引数量4000吨,全线共设45个车站,初期开设25个车站。远景运输能力5000万吨,客车2对,工程总投资74.2亿元。工程建设期为3年,计划2010年底左右全线开通运营。
    内蒙古赤峰市铁道办主任王立山表示,巴新铁路是蒙东能源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中八条重点铁路之一,也是内蒙古、辽宁两省联手建设的第一条以能源运输为主的草原环保铁路。建成运营后,内蒙古赤峰市将和辽宁锦州港实现跨区战略合作,促成内蒙古能源“通疆达海”的大通道,把蒙东能源基地与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紧密相连,对于沿线资源的综合开发、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稿件
· 牧民自发来慰问锡乌铁路施工人员 2009-08-21
· 铁路货运7月装车同比增长14.5% 2009-08-20
· 8月铁路货运装车创今年单日纪录 2009-08-20
· 75亿美元海外铁路建设总承包合同签订 2009-08-20
· 重庆今年1-7月铁路货运同比增长7.3% 200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