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村民信用自治机制 实现农民贷款无抵押
    2009-11-25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海鹰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农村信用联社针对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打破传统信贷模式,创新信贷产品,以信用培育为出发点,把社会力量引入信贷服务,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信贷模式,突破性地解决了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成本高、风险高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信贷业务和当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截至今年8月末,潍坊农信各项存款较年初增加156.98亿元,增加额在全省农信系统排名第一,各项贷款余额463亿元(不含贴现)。

创建村民信用自治机制 实现农民贷款无抵押

    潍坊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王新声认为,农民“贷款难”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信用缺失。农村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意识和信用观念,对失信行为缺少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认识和约束。二是缺少抵押物。农民财产积累少,缺少甚至没有抵押物,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对农民产生了“畏贷”心理。三是信贷成本高。农民贷款规模普遍偏小,使得贷款管理成本增加,信贷效益降低。因此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提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对农民信用意识的培育过程也是农村金融市场培育的过程。
    王新声介绍,潍坊信用联社考虑农村实际和信用现状,在积极发挥信贷杠杆对农民信用意识的激励作用的同时,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信贷支农服务工作中来,逐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2000年,潍坊市信用联社成立之初,针对农村信用严重缺失和农村、农民的特点,他们创新服务产品,推出了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在贷款条件的设定上把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建设与信用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是:
    一、明确规定只对“文明信用户”提供贷款支持。“文明信用户”原则上从党政部门评定的“文明户”中评选产生,必须做到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孝敬老人、邻里团结。
    二、依靠各村两委,逐村成立村级信用评定小组。村级信用评定小组由7-11人组成,包括党员代表、专业户代表、群众代表。采取这种“群众评议群众”的方式,逐户对农民的思想品德、发展生产的能力进行评价,对农民家庭财产进行合理估价,根据每户的家庭情况、经营项目、管理能力及资金实力核定贷款限额。信用评定小组成员既不是由信用社单方面指定,也不是由村两委包办,而是由村两委、信用社协商指定,部分村还要经过村民选举产生,具有真正的民主性、代表性,具备较高的公信力,因此对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他们对每个村每年都要搞1-2次集中信用评定,逐村逐户发放宣传资料,每次集中评定的过程,同时也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农民信用素质的过程。
    三、让“文明信用户”享受到方便的金融服务,实施“无抵押”贷款。在搞好文明信用评定的前提下,他们引导“文明信用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联户(五户)联保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情况,方便监督和制约。信用社与联保小组全体成员共同签订联户联保合同,然后发放贷款证。“文明信用户”凭贷款证、身份证到信用社网点柜台办理贷款,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随用随贷,无须抵押。
    潍坊市信用联社主任王祖玉对记者说,前几年,全国很多地方搞了联户联保,但经过一段时间走到了尽头,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按照金融运作的规律做事,没有提前对农民进行信用评定,筛选优质客户,而是随申请随评定,埋下了风险隐患。
    四、对陈欠贷款不落实的户(村)不进行信用评定,不予贷款支持。信用村、联户联保小组内有不讲信用户,则对全村实施信贷制裁。“一人不还款,全村受牵连”,谁不讲信用,就对不起父老乡亲,村民个人的信用行为与村集体及个人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村民信用自治机制,促使农民信用素质迅速提升。

手续简化 规模扩大

    王新声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多年信用评定的积累,潍坊市农村经济和信用环境明显好转,许多村乡风文明、诚实守信,贷款风险大为降低,出现了农民排队还贷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4月他们在全国率先推出乡村大联保体“2+1”(信用社、信用协会加农民)贷款,并在寿光市三元朱村试点。由村委、信用社牵头,三元朱村民联合成立了“金惠农”信用协会,村委或协会会员自愿缴存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一般为贷款额的3-5%,对全部会员贷款提供保证。在此基础上,会员不再组建联保小组,直接采取信用方式发放贷款。农户加入协会后,授信额度可由原来的5万元扩大到100万元,贷款利率较原来优惠40%,贷款手续更加简便,大受农民欢迎。随后潍坊信用联社在村两委威信高、信用环境好的信用村推广这一方式,目前全市乡村“2+1”贷款余额达到4亿元。
    在历经10年信用培育的基础上,潍坊农信今年又推出了“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实现了信贷服务的历史性突破。
    “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完全以农户的历史信誉为保证,无需提供任何担保,只需签订借款合同,最大限度简化了贷款手续。“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额度可达10万元,基本满足农户的生产性需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辖内安丘、寿光、高密等农村信用社已对151户农户核定“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授信1072万元。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村村民李希录,在本村从事水泥预制件加工,是农村信用社的老客户,由于讲信用,被当地农村信用社评为AAA级信用户。当他领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贷款证时高兴地说:“原先办理联保贷款,既要找担保人,还要给别人贷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总有一种心理上的负担。“诚信通”农户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找担保人了。”同村人十分羡慕他,纷纷表示要更加诚实守信,力争早日被评为农村信用社的AAA级信用户,享受“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
    由最早推出的以联户联保为主要担保方式的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到由大联保为主要担保方式的乡村“2+1”贷款,再到目前完全无担保的“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贷款担保条件的放宽直至取消充分见证了潍坊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历程。在信用培养的过程中,潍坊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共同成长,最初的“文明信用户”贷款额度多为几千元,而现在贷款几十万元的农户已很普遍,有的达到数百万元。潍坊农村经济 农信信贷规模的扩大

移植支农经验 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

    从2005年开始,潍坊农信将在支农工作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小微企业和专业市场领域,在信用社、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主共同参与,开展小微企业信用创评,将信用良好的企业组建“信用联盟”,同样取得良好效果。至8月末,潍坊市已经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联盟”94个,成员达2459家,总授信额度110亿元,发放贷款62亿元。组建商户“信用联盟”131个,成员达8529家,总授信额度55亿元,贷款余额27亿元。这一信贷支农服务暨城区业务拓展模式,迅速受到关注,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的同行前来参观学习,“潍坊农信模式”出现“燎原效应”。

  相关稿件
· 潍坊农信模式解决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难 2009-11-25
· 首套房贷款银行提高门槛 2009-11-24
· 山东"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破解企业融资难 2009-11-24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向乌发放贷款暂缓 2009-11-19
· 黑龙江省批准筹建93家小额贷款公司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