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投行统计PMI指数均上涨
专家:经济已经回暖但隐患也在加大
    2009-07-02    本报记者: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1日公布,2009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续第4个月处于50%以上。同日,里昂证券公布其统计的PMI指数为51.8,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处于50%以上,并为近11个月的最高点。专家认为,PMI指数的连续走高,说明中国经济近期已经回暖,但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较为关注短期效果,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隐患可能增多。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通常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针对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的PMI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并呈现稳中有升,表明经济运行继续处于景气上升状态。从1至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初步确立,预计6月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提高。”
    里昂证券经济研究部主管EricFishwick则称,PMI指数暗示中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复苏。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6月份中国官方PMI指数强于预期,尤其是在11个分项指标中7项超过50%,表明制造业部门的复苏范围正在扩大。“随着政府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影响日益明显,我们预期复苏将会持续到明年。”
    不过也有悲观的论调。穆迪的经济学家报告显示,6月份库存指数从5月份的46.2跌至45,表明在当前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制造商对于建立库存仍持谨慎态度。如果外部环境没有改善,政府靠扩大财政支出的做法将难以长期保持。
    有众多经济学者持类似观点。他们认为,由于政府本轮的宏观调控较为关注短期内尽快拉动经济回升,有可能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隐患。
    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就认为,当前我国一大部分信贷资金根本没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就更难说带动民间投资了。据他研究贷款流向发现,现在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票据市场。魏加宁表示,这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银行资金是在金融系统内部自我循环,将会推动金融泡沫的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提出,从5月份投资数据来看,高耗能行业投资大多在快速增加。由于高耗能行业大多也是产能过剩行业,在未来出口难以好转的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凸显。
    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则判断,未来我国消费增长可能乏力。他说,当前消费的快速增长可能来自于之前几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因为收入转化为消费,尤其是大件商品的消费往往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增大,社保医疗教育等问题又长期得不到改善,所以未来的居民消费能力存在着滑坡的可能。
    为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李稻葵建议政府尽快开始一场“绿色革命”,将中国落后的生产能力换一遍。据测算,中国的工业产能粗算是GDP的2.5倍,如果换一半,10年完成,就能保证GDP每年增长10%以上。
    李稻葵还建议加快改革,从地方政府做起然后进行经验推广。同时,加强与“金砖四国”中其它三国的经济联系,把中国的资金和产品投放到这些国家的市场。

  相关稿件
· 从PMI指数反弹看宏观经济回暖 2009-05-11
· PMI指数回升 中国经济很可能已企稳回暖 2009-04-03
· PMI指数连续回升 中国经济很可能已企稳回暖 2009-04-03
· PMI指数连续3月回升 经济底部回升迹象明显 2009-03-05
· 企业信心回升 PMI指数3个月来首度出现反弹 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