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心回升 PMI指数3个月来首度出现反弹
    2009-01-06    本报记者: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1.2%,比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近3个月以来的首次反弹。同上月相比,尽管总体维持低位运行的基本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但是分类指标呈现出“五升一降”的回暖态势。专家认为,这说明当前经济发展可能出现了一些利好变化,未来经济增长回落态势有望趋稳。

  呈现“五升一降”新特点

  所谓“五升一降”,就是企业新订单增加,生产加快,进口和出口回升,购进价格上涨,库存下降。
  具体来看,12月新订单指数为37.3%,比上月回升5个百分点。从对727家企业调查来看,反映新订单较上月上升或不变的企业比重均有明显提升,升幅分别为3.6和4.3个百分点。国家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中涛认为,新订单指数的回升,或预示着社会需求有所增加。
  生产指数为39.4%,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从对727家企业调查来看,反映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或不变的企业比重均有上升,升幅分别为1.8和5.9个百分点,分别上升到17.8%和45.0%。“从该指数来看,工业生产有所加快,一些行业生产加速下滑的形势有所改变,多数行业向平稳或回升方向发展。”陈中涛说。
  另外,12月进口指数为33.3%,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30.7%,比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为32.7%,比上月回升6.1个百分点。
  “一降”则是指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据陈中涛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产成品库存指数一直呈波动中扬升,最近该指数首现显著下降。12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7%,比上月下降6.1个百分点。从727家企业的调查来看,反映产成品库存下降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下降到21.2%,为最近四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制造业前期积累下来的产成品库存已经有所消化。”他说。

  未来经济增长态势或趋稳

  陈中涛表示,12月份PMI指数出现了“五升一降”的新特点,预示着当前经济发展可能出现了一些利好变化。比如工业生产正在有所加快,说明国家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已经起到鼓舞信心的作用,企业对未来预期看好;出口下降呈减缓趋势,反映出国家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税率,对降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遏制出口急剧下降,初收成效;产成品库存下降,说明前期高成本形势下生产的产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企业负担减轻,有利于减亏增效、提高经济效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分析认为:“12月份的PMI指数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处于回落状态,但出现底部徘徊迹象。对生产和市场判断好转的采购经理有所增加。随着库存调整的减弱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显现,预计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将趋稳。”

  是否成趋势仍待看后期走势

  不过陈中涛强调:“必须看到,上述新变化是否具有趋势性,仍需要结合后期数据进一步判断,因为数据的变化有时是受短期的偶然因素所诱发,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判断后期走势尚不足为据。”
  “比如,目前新订单指数反映出来的需求回升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为可能是两种原因导致新订单指数上升。一是临近春节,下游行业增加了备货,以备后期消费之所需;二是流通环节经过前期‘出货套现’,手中库存基本出清,再加上对明年预期有所看好,为掌握资源,增加了向制造业部门的采购进货。但这两方面的情况只能说明中间需求上升,尚看不到即期最终需求的启动。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调整,外部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期难改,而内需能否承接外盘,有效抵消外部需求的降低,仍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陈中涛说。
  另外,在有效需求没有释放的情况下,制造业提前复产,可能会对当前略现回暖迹象的市场走势构成新的压力。以钢铁制造业为例,在当前市场稍有回暖、后期走势仍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钢厂复产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国的钢铁产业重镇河北省唐山市,部分钢铁企业从11月中下旬就开始陆续恢复生产,如今停产装备产能占全市钢铁产能的比重已经由9、10月份的58%降至28%。

  相关稿件
· 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危机中的逆向思考 2009-01-06
· 国资委对一些中央企业的投资冲动提出警告 2009-01-06
· 国资委负责人详解2009年央企业绩考核工作 2009-01-06
· 彭博新闻社:今年全球企业盈利将继续下滑 2009-01-06
· 3G牌照发放在即 5类电信业企业2009年受益 200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