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曲战略:江阴勇当城乡一体化先行者
    2009-04-08    贡敏华 沈凡想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待遇”,这曾是中国农民的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对于73万江阴农民来说,已是美好现实,他们甚至还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日子:增收的渠道在变多,农民的钱包在劳有所得中鼓起来了;享受的各种保障和居民接轨了,农民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财政投入向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和社会事业建设倾斜,公共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城乡百姓共享资源。
  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从物质层面到保障层面和精神层面,城乡之间的鸿沟在城市化从快速发展步入优化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填平,“三步曲”战略勾画出江阴勇当城乡一体化先行者的生动图景。

  “破壁”,从农民“变脸”开始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实现“六连冠”,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蝉联江苏省县级市第一,江阴农民成了全省最富裕的农民。“农业工人”、“股东”、“房东”、“老板”……江阴农民在“变脸”中品尝着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甘露。
  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22家上市公司、300多家超亿元企业,打造了江阴殷实的“家底”。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进程中,江阴扬己之长,工农互促,统筹城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以工投农、以工办农、以工带农、以工富农、以工扶农、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等七种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鼓励支持“三资”大规模投资农业开发,做精、做特、做优高效农业致富农民。
  以工哺农推进了农业园区化集聚,江阴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农业工人,直接带动了农民致富,统计表明,江阴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已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2.6万人。
  为了让农民分享来自集体经济的增值收益,江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强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让农民变“股民”,借“股”生“财”。据统计,全市目前共组建村(组)股份合作社79家,15万农民当上股东。至今,已有52家股份合作社分红,累计分红2.26亿元,8.39万名持股农民获得来自集体的财产性收入,人均分红累计2662元。
  去年以来,江阴着力提升农业“接二连三”的发展水平,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农民欢迎”的原则,让农业在与工业、三产互补中发挥独特的“酵母”作用。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40多家农业旅游点。这些农家旅游点集生态、旅游于一体,成为一批农村能人的创业致富“孵化器”。
  农民在“变脸”中致富,城镇在统筹中一体,一场变革在江阴城乡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一幢幢农民安置小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农村新型社区正在形成。目前,江阴203个农村居民点集群规划得到落实,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60.58%,城市化率达到68%。

  城乡百姓跨入全民保障时代

  2001年,江阴率先在全国推出被誉为“江阴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率先在全省建立社区专职就业援助员制度;2004年,在全国首开先河,一揽子解决解放以来的历次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一系列率先之举的背后,是江阴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积极探索。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五道保障线”全方位覆盖,城乡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江阴跨入了一个全民保障时代。
  为了帮助农民真正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知道、小病早治疗”,2006年底,江阴在省内率先启动了对农村参保对象免费体检的活动。这一举措,让70多万农民享受了政府买单的健康“大礼包”。目前,农民免费健康体检作为一项常态工程,每两年举行一次。以农民免费健康体检为载体,编织农民健康干预网络,健康档案成为进行健康干预的重要依据,乡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浮出水面”。
  在江阴,城保扩面制度填平了城乡分割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不仅实现了农民由“养儿防老”到“参保防老”的思想逆转,而且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层面缩小了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城保扩面让农民像城里职工一样领上退休金,创业培训则为他们拿退休金打足了底气。这两年,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城乡同步推出“5年5万”现代农民免费培训工程和“5年1万”免费创业培训计划,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充分就业社区”100%的创建达标。

  共享资源,公共服务送到家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城乡同一化”或“农村城市化”。在农民口袋日益鼓起,保障日益完善之后,江阴决策层思考更多的是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百姓共享城乡统筹发展的“蛋糕”。
  公交优先就是民生优先。在2001年周庄镇率先开通镇村公交之后,2005年,江阴在苏南地区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交。为缓解公交车无法直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08年11月28日,江阴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开通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据江阴市交通部门透露,江阴正加快城区公交专用车道建设,形成“一环八射”的专用车道网络。同时,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今年全市域将按一中心四片区空间形态全面实现“一体化”。
  江阴城乡大地已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全覆盖就医新格局。以1.5公里为服务半径、步行25分钟以内,遍布全市250个行政村的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农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
  2006年底,为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江阴启动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江阴还在全省率先开展文化“五送”下乡活动,将演出、电影、书籍、展览、评弹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村群众自己“点菜”,享受免费“文化大餐”。今年4月开始,江阴又启动了“欢乐夜晚·品味幸福”系列夜晚文化活动。目前,江阴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构筑“十五分钟文化圈”,让城乡百姓走出家门15分钟,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带来的欢乐。
  随着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和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逐步完善,江阴已经突破制约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瓶颈,建立起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互补、和谐的城乡统一体,真正实现了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到缩小城乡社会差距的质的飞跃。
  相关稿件
· 加强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2009-03-31
·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城乡双重边缘化 2009-03-2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下滑 城乡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2009-03-13
· 长期割裂的城乡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嬗变[图] 2009-03-09
· 天津市年补贴七亿元实施城乡一体医保制度 200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