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5-30 本报记者:张涛 胡梅娟 徐岳 邹兰 张汉青 实习生:殷丹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未结束,但参加此间亚洲协会第18届年会的金融界人士认为,中国已逐步强大起来的银行业,将以足够的韧性来克服这一危机。 “中国已有了非常强大的银行系统,而且有很强的偿债能力。”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说,中国的银行业系统非常有韧性,尽管全世界正在经历严重的信贷危机,但是中国的银行业还是非常强大,并足以克服可能的影响。 中国银行常务副行长朱民也表示,近些年来,中国银行业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资产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整个的内部控制也有了很大进步。在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中国银行的利润增长仍达到了85%,资产质量正不断提高。 “我对中国学习西方经验及教训方面的能力感到吃惊”。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法兰克·纽曼说,以前人们经常提到美国和欧洲的风险管理方法非常复杂而且非常先进,这些经验可以传送给中国的同行,但是现在可能情况不是这样子。 他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金融情况都将有助于银行业的持续发展。近些年中国的GDP一直保持约10%的发展,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地区,比如美国和欧洲好得多,而且一些经济的基本面和金融情况都非常的好。 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也使得中国银行业保持了健康发展。此间相关人士介绍,中国银行业的总储蓄达到了6万亿美元,到了2007年,贷款利率上涨了6倍,而存款利率又相对有一个封顶,中国市场独特性使得有较大的利差保证银行业的赢利。 对此,李晶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我们都享受了中国银行业的好时光。” 尽管中国金融改革以来,银行业发展稳健,总体实力不断增加,但经济结构变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使中国银行业在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上面临新的挑战。 李晶说,在中国的出口领域,除了原料、原油、煤等能源以及劳动力等整体的成本都在上升,这让很多公司感到压力。这些经济方面的压力将会传导到银行业。不仅如此,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动已有放慢的情况,在2007年,商业银行包括基金、理财产品等在内的14%的收入都出现了多种问题。 因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银行业必需要加强新的风险管理能力,尤其要建立一个整体的、完善的金融系统,发展更完善的债券、证券市场体系。 不仅如此,市场的风险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问题。朱民解释说,尽管风险管理在中国银行业做得还不错,但市场风险管理还需要不断改进。以中国银行为例,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风险控制的模型,但是这些模型还不是很可靠。“这点能否做好,将是决定银行业是否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的重要前提。”他强调。 如何在利率放开的情况下保持高收益,也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据介绍,由于实行利率监管,目前中国银行业毛利率是国际水平的两倍,达到40%以上。 朱民强调说:“尽管政府采取的是利率逐渐放开的措施。但如果中国银行业不能准备好在一个完全放开的环境中做生意的话,我们就永远不能谈论成为一个国际银行业的参与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