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地广人稀、寒冷原始的“北大荒”,如今随着各类天然而充满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正在成为中国新的旅游胜地。图为游客们在伊春市一个天然鹿场观赏鹿群。 |
|
雪道上皑皑的积雪、火炕上地道的美食……冬季的黑龙江以其浓郁的东北风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新华社发 |
|
夏季平均温度20多度,使黑龙江成为天然避暑胜地和天然氧吧。经研究机构检测,伊春、大兴安岭等地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超过北京30余倍。新华社发 | 森林氧吧里的清新空气、清澈界江上的渔歌放舟、黑土地里沁人的阵阵麦香、冰雕雪塑的童话世界、雪道上皑皑的积雪、火炕上地道的东北美食、黄泥烟囱上的袅袅炊烟……扑面而来的东北风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以装备制造等重工业闻名的黑龙江省,2007年旅游总收入400多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6.07%。无烟产业正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依托。作为资源输出大省,黑龙江十年来对自然资源的“二次开荒”逆向掘金,为老工业基地更好更快发展交出了绿色环保的答卷。
二次开荒:空气、白雪、林海都能“卖钱”
“空气、林海、界江、白雪……这对咱老百姓来说是最平常的东西了,没想到这些都能赚钱。”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家庭旅馆老高家客栈的女主人说,这些年每年都有上万名游客来村里,夏天住木房子、吃农家菜、钻松林,冬天在界江垂钓、玩雪橇,称之为“养生度假”,游客多时家里常常是“挤成一团”,这些“财神”带给乡亲们的收入远比伐木、种地赚得多。 [全文]
从"卖血"到"造血":新东北理念交出绿色答卷
在旅游产业杠杆的撬动下,以林木、煤炭、石油资源输出为主的资源大省黑龙江,开始重新挖掘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价值。从单纯的攫取资源“卖血”,到真正保护、重塑资源“造血”,老工业基地振兴在绿色和谐经济生态中提速,“新东北”理念交出了一份绿色的环保答卷。 [全文]
旅游产业正在改写老工业基地产业板块布局
对于工农业大省黑龙江来说,旅游产业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产业。2007年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429.31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6.07%,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000余万人次,一跃成为支柱产业。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