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抑制通胀不容乐观 综合治理有待深入
    2008-05-16    本报记者: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5月12日,一位合肥市民在超市选购生活品。新华社记者:李健 摄

  甘肃省陇南市努力做好各项生活必需品供应,确保因汶川地震而受灾的群众生活不出问题。5月13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居民在一个菜市场内买菜。 新华社记者:韩传号 摄

  编者按:国家统计局5月12日公布,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涨幅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面对CPI的高位反弹,反通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采用何种手段应对通货膨胀,经济学家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李扬:用综合性政策治理物价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治理中国当前物价上涨应该利用综合性政策,而不能仅仅依赖需求政策。
  李扬表示,中国现在的物价上涨相当程度上不是货币制度导致的,也不是需求因素,而是供应因素。这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国内,一方面是国际市场冲击。
  李扬说,当前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供应面,反复不断地在需求面进行调控,不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会带来副作用。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含义是要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为解决各种主要来自供给面的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他认为,要真正从紧,使其充分发挥效力,惟有全面、加速推进金融改革。彻底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让央行彻底摆脱其货币供给操作与外汇储备动态的联系,进而实行外汇资产的多样化;提高央行的独立性;改革货币政策工具;认真研究并尽快公布我国货币供应统计的新口径,增加M3;尽快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政策发挥作用的环境等。
  “我们显然很难只是用需求政策,而货币政策是很重要的需求政策,不能用这一种政策解决复杂的来自供应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当局已经形成共识,认识到成因复杂,政策也就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只是货币政策,而且货币政策也不是一种应对,还需要有收入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来共同应对。”李扬称。

哈继铭:不应靠经济减速应对通胀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哈继明表示,有些人建议中国应使经济大幅减速、减缓需求,通过经济“点刹车”来实现控制通胀并不可取。我们不认为中国的通胀是经济过热带来的需求拉动型通胀。特别是考虑到外部环境将显著对中国出口不利的局面,中国不应采取过度行政调控、使经济大幅减速的方式来应对通胀。
  如何应对目前的通胀压力,哈继明认为,短期当以货币紧缩、粮食补贴、人民币升值为主。用财政政策应对粮食通胀,包括对消费者的粮食补贴,以及对于种粮农民的补贴。为应对食品通胀,不仅要补贴城市中的消费者,还要补贴农民种粮,包括农药、农具、化肥的补贴,以鼓励其种植粮食,提高粮食供给,“这是解决中长期粮价上涨压力的正确路径。”
  同时,继续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贷款的控制,存款准备金率的进一步上调和加大对冲力度将是主要的紧缩手段,而加息空间则受日益宽松的国际货币环境制约。此外,进口粮食解决短期的供给问题,人民币升值应对输入型通胀。
  长期来看,哈继明建议,政府应当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出物业税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有效遏制土地价格上涨;继续补贴粮食生产环节。

许小年:价格管制不利于控制通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通货膨胀说到底是个货币现象,应以货币政策应对,进行价格管制绝非长久之计。一方面,企业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产品价格因行政管制而无法上调,预期利润率下降,企业会选择减少产出或者干脆停产,市场上的供应短缺进一步恶化,价格管制增加而不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由于行政手段的低效和无效,预期未来通货膨胀得不到有效抑制,企业提价的冲动更加强烈,职工要求增加薪水的呼声更加高涨,一旦形成工资——成本——价格之间的恶性循环,成本推动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上升就可能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价格管制的另一弊端是统计数据的失真。设计与公布各种价格指数的目的,就是跟踪与反映供需的失衡。现在人为地冻结价格,相当于病人已经发烧,偏要用冰袋捂着体温计,虚假的读数,或许可以给病人带来短暂的安慰,却有可能因误诊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问题,水、电、成品油的价格管制都具有“劫贫济富”的性质。在煤炭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政府管制电力和成品油价格,等于提供变相补贴,能源消耗越多的,得到的补贴就越多。不仅如此,价格管制惩罚了节能企业,因为当能源价格过低时,节能带来的成本下降可能不足以补偿对节能技术的投入。同理,过低的能源价格奖励了高耗能企业。

王庆:采用财政出资的保值储蓄(GID)计划

  此外,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想控制住通胀或抑制通胀,打破通胀预期的恶性周期非常关键。为了打破由强烈的通胀预期驱动的恶性高通胀周期,政策制定者需要建立起牢固的抵抗通胀的可信度。比如采用财政出资的保值储蓄(GID)计划。在GID计划下,政府以确保各个家庭在银行里的某些类型储蓄的实际利率非负为目标,用其财政预算对他们进行补贴。并向各个家庭承诺,高通胀将不会削弱他们长期存款的购买力。因此,各个家庭也就没有必要取回他们的存款去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对冲通货膨胀。

相关报道

    昆明米线涨价引发成本调查

  “涨得太离谱了,现在米线越来越吃不起了”、“米线店有联手涨价的嫌疑”。近日,昆明市三家米线连锁经营商:桥香园、建新园、福华园同时调高米线价格,个别品种最高涨幅近50%,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市民质疑经营企业有联手涨价行为。5月9日,昆明市发改委、商务局、粮食局成立米线调查小组介入调查。[全文]

知无不言

    “管住货币 放开价格”

  保持物价稳定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但如何保持物价稳定却是大有学问。
  当前油品市场的供需紧张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河南省三门峡中裕燃气有限公司由于采取每天限时、限量供应销售办法,近一段时间以来,该公司门店前,经常排起一字长蛇阵,该公司为限时限量卖气给出的书面理由有四点,其中之三点是上游供货商陕西省三家炼油厂,有两家进行设备检修,停止了供货。总之,现在是进货都困难。油气供求关系紧张,不是个别地方的现象,而是普遍性问题,据广西北海市质监部门通报,当地五个加油站,竟然改动加油机主板计量芯片,致使加油短斤少两。商家在量价上玩花活,在其它商品市场上也很普遍,比如某地超市规定,凡购买食用油,必须同时购买什么以及多少的其它商品,让人感叹,搭配销售在消失了20多年后又卷土重来。[全文]

背景链接

    央行: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5月14日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总体形势比预想要好,但居民消费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当前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
  报告指出,央行下一步将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增强汇率弹性,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以抑制物价上涨;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调控的预见性和有效性,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同时注重引导预期,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态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针对流动性仍然过剩的实际情况,央行提出,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并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稳妥运用利率工具,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报告还表示,常规的对冲流动性及加强信贷调控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对冲流动性及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为此,央行建议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提出需要财税政策予以配合。下一阶段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税政策,为扩大内需消费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财税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等各项体制性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因素。

  相关稿件
· 央行:把抑制通胀放在更突出位置 2008-05-15
· 治理通胀需破除四大认识误区 2008-05-14
· 专家:地震对物价和通胀影响不大 2008-05-14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治通胀吗? 2008-05-13
· CPI走高反通胀要启动财税措施 2008-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