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有关官员日前透露,证监会正积极研究探讨在现行发行方式的基本框架下,提高小额资金新股申购中签率的妥善方案。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面对愈加强烈的要求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呼声,中国证监会将再次邀请部分机构和学者研讨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将积极创造条件,在股票发行的审批、定价和发售方式等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创新和改革。
制度缺陷引发市场失衡
国内证券市场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是随着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及“新老划断”以后开始实施的,其基本特征是建立了一个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询价机制,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向机构投资者倾斜的发行模式。 去年11月5日,中国石油首日开盘高达48.60元,换手率则为51.58%。不少投资者相信‘新股不败’的神话,纷纷追涨买入。而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石油累计下跌36.25%,投资者损失惨重。今年以来,更多的新股在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 市场各方在总结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原因时,多是归咎于发行制度不健全。机构凭借资金优势在一级市场拿到足够的筹码,在二级市场疯狂套现,使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受损。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新股上市后如果涨幅很大,不能排除有市场方面的原因,但如果每个新股都这样,这只能说明询价机制有问题。而由此产生的‘新股不败’现象,对于证券市场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是不利的。” 业内人士分析,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有两方面弊端,一方面容易形成机构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垄断,广大散户由于实力有限,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现行的新股发行分为战略配售、网下申购与网上申购三部分。网上申购中,机构主力凭借资金优势几乎垄断一级市场的筹码,而相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中小投资者中签的比例非常低。网下申购只面对机构投资者,导致明显的不公。其次,促使大量资金都向一级市场集中,持续下去可能危及二级市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2007年数据显示,机构“打新”的年平均收益达到26%。这种一级市场稳赚不赔的市场格局吸引了大资金的进驻,造成了一级市场资金囤积量屡创新高。近期发行的中国太保、金风科技和出版传媒三只股票合计冻结资金高达3.4万亿元。
三大改革主题
各界人士议论如何改进新股发行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新股发售方式。据记者了解,目前,有关方面正多方论证,探讨在现行发行方式的基本框架下,通过对申购新股的机构账户设定数量限制或者将一部分发行股票向中小投资者账户另行配置方式,适度降低机构中签率,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内部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有意通过降低每户投资者的申购上限等方法让中小投资者获得更多中签机会,并且考虑重新恢复新股发行的市值配售。 其次是新股发行的审批制度。证监会已表示要创造条件,将目前A股市场发行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 再有就是完善新股的询价制度。2007年,证监会已经对10多家询价对象发出警示函,要求其改进询价工作,而询价制度的改革将有助于监管层从制度层面避免泡沫在一级市场堆积。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在考虑加强对询价对象的管理,增加对询价对象的业务培训及考核。在严格处理违反规定、违背诚信原则的机构方面,也将会出台相应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