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的冰雪灾害给我国南方诸多省区造成了巨大危害,骨干电网受到破坏,造成大面积停电。而在广西,地方水利电业系统却在此次抗击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率先探索建设了供电县区联网和与周边省区联网线路,在部分地区形成了第二套电源保障系统,当主电网受到严重破坏的时候,确保了部分区域的核心供电。 有关专家认为,要确保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应遵循“分布电源”的安全原则,尽快建设以地方电网为枢纽的“县县通”、“省际通”,推动基层电网的升级换代。
“县县通”“省际通”:抗击冰灾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一些省区已经拥有了两套以上、相互竞争的送变电企业。以广西为例,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的广西电网公司和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就分别承担着为一半广西县乡供电的责任。两家供电企业的存在,为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电网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竞争和服务基础。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调查表明,地方水利电业系统在此次抗击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桂林市的资源、灌阳、全州3个县与主电网解列之后,全靠地方水电进行发供电。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每天地方水电的出力也达到4000至8000千瓦,基本上能够保证县城核心机关部门、医院、救灾指挥中心的正常运转。 广西88个县区中,有43个县区属于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供电。此前,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充分发挥地方水电调峰填谷的优势,在原有与主电网联网基础上建设了县与县之间联网的电网体系,目前,有14个县市实现了35千伏的高压线路连接。 “县县通”在此次抗灾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与广西主电网解列的灌阳县,由于有一条通过桂林南塘镇与恭城县联系接的110千伏线路,即使在冰雪严重覆盖道路、肩挑人抗也无法将救灾物资送入县城的时候,还能够确保救灾指挥中心通讯信息畅通。人口近20万的龙胜县,在1月27日与主电网解列之后,通过与三江县连接的110千伏线路,始终能够保持与柳州主电网的联系,确保了核心部门、医院、通信和电台电视台的用电。在冰雪交加中出生的183多个新生婴儿,无一夭折。 “省际通”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低估。在贵州省电网与主电网彻底解列后,广西南丹县通过与贵州黔东南自治州的电网联接,还能支援黔东南自治州数个乡镇的日常生活用电;与贵州省接壤的三江县,在贵州电力几乎完全瘫痪的情况下,通过35千伏的线路,还能支援贵州省的榕县、从江县数个乡镇的生活用电。
电网专家:抗击灾害需建设“二级电源”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省区采取单一供电系统的“树型”供电方式。即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主要依托长距离大范围的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输电,每一个县区只有一个变电站与主电网的接口。专家指出,表面上看,这一做法固然有助于集中发挥大电网的资源优势,但从此次抗击大范围冰雪灾害的实践上看,利用已有的发电企业,适当建设确保电网安全的分布电源,既有利于防灾抗灾,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以水电、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黄存可说:“由于只有一条与主电网相连的电源,导致一旦线路问题就没有任何第二条可供调配的电源,这是电网安全的大忌。必须提倡建设分布电源,以确保电网安全。” 留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力运行管理专业的马来西亚教授卢玉符认为,在中国遭遇此次大面积停电情况下,应该高度重视的是:在建设超高压电源和大面积、长距离电网的同时,高度重视二级电源的建设,为电网安全建设“保护闸”。 在中国南方省区发生大面积停电期间,卢玉符认真浏览了中国电力抢修的大量资料。他建议,中国电网建设可以参考欧洲电网以分散式电源作为发展方向,着力通过能源政策鼓励地方开发利用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做法。一方面可以通过电网相互间的调峰填谷,确保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建设区域性电网,在大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寻找确保区域供电的“第二条通道。”
农村基层电网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在农网改造之初,广西的习惯性做法是:水利电业集团只能建设35千伏以下的网络建设,110千伏和220千伏的网络建设须由广西电网公司建设。广西资源、全州、灌阳几个县的领导告诉记者,这种只给地方电网供电县区一条电源接口、不允许地方电网建设110千伏的做法,既无法满足农村用电结构和用电状况的需求,也无法在遭遇突发性极端天气气候时确保电网安全。 在此次冰雪灾害中发生断线、倒塔的情况同时表明,农村基层电网升级换代已经迫在眉睫。我国首批农网改造工程从1998年开始,经过5年时间基本告一段落。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使我国农网线损率下降,农村电价大幅度降低。 但是,随着最近五六年时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用电状况的发展,我国首期农网的不足之处逐渐暴露: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增大和电力网架结构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副总裁王献斌分析认为,变压器容量小是因为以前配电变压器容量的大小是根据当时的农村居民用电状况和用电水平进行设计的,未能充分估计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所造成的负荷剧增;供电半径增大是因为近年来很大一部分居民用户、新婚分户和生产经营者向街道、村边、路边等交通便利的地区迁移,形成了新的居民群,供电半径增大,负荷中心转移;电力网架结构薄弱,则是因为改造初期由于地方财政有限,一些地方电力网架未能彻底进行改造。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的调查表明,农户平均用电量已经由农网改造前的每月7至8度,上升到2005年的每月20度,2007年更是上升到每月25度。这一增长势头已经使长期依靠35千伏供电线路无法承受。电力监管专家认为,广西靖西、资源、灌阳、龙胜、大新等年用电量超过5亿千瓦时的县区,其供电线网建设必须尽快提升到110千伏,才能在平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防灾抗灾时发挥更大作用。 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总裁陈润秋认为,应尽快摆脱县级电网只有单一与主电网相连的、缺乏第二条线路备用的情况。广西应在一两年时间里尽快建设县与县之间110千伏线路联网,核心枢纽考虑220千伏线路联网,提高抗灾防灾能力,以确保整个输变线路的安全。因此必须研究县级骨干网架的电压等级,并形成多电源回路,以提高农村电网抵御灾害的能力。另外,在无法接受来自主电网的电力时,地方水电资源可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作用。
平时工夫到 灾时损失小 ——南昌市“大灾无大碍”的做法与启示
1月中下旬以来,受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南方不少大中城市灾情严重,水管爆裂、电网中断,大量城镇居民陷入生活困难。南昌市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灾害,却保持了水电气供应正常、农副产品等物价平稳,呈现出“大灾无大碍”的局面。[详情]
贵州:三大措施防电网再次被“冻伤”
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大范围雪凝天气,造成贵州电网被大面积“冻伤”。灾情发生后,全网累计受损停运线路达5034条,占全部输电线路的比例高达77%,全省先后有50个县、市、区停止供电。[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