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偿还巨债,对大多数高校不啻亡羊补牢。但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债务问题谈债务问题,而无视债务危机暴露出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根本无益于高校发展。专家认为,国内部分高校的债务危机,从本质意义上看并不是钱的危机,而是办学体制的危机,因此高校债务,不能一偿了之。解决高校债务危机,必须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问:高校负债 到底应由谁买单?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利益主体的回答截然不同。 作为负债主体的高校,自然希望国家财政包揽买单,理由是:我们是公办高校,吃财政饭的,不可能像国有企业那样宣告破产,学校负债就是政府负债,到时候还是国家财政替我们还债。 有关部门也坚持这种“国家财政买单”论调。全国政协今年建议发行千亿元教育国债解决2500亿元高校贷款。他们认为,从总体上看,高校凭借自身力量基本不可能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本金,目前部分高校已存在严重的财务风险,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但更多的人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有学者坦言,如果此次中央政府出面买单,必将激励各高校在今后做出更多非理性的决策与行为。而且,这种充满“父爱主义”的慷慨与溺爱,从长远看,只能让习惯于在溺爱中成长的高校,继续扮演刘阿斗的角色,而不可能真正长大。 网民们纷纷发帖认为:高校负债国家买单,是一种最简单但也是最愚蠢的做法。填上这样一个“黑洞”而不试图在制度上有所改进,只是饮鸩止渴,是下一个黑洞与债务危机的起点。同时,高校负债国家买单,其实是让全体纳税人替高校买单,这显然面临合法性危机,而且有损社会公平与正义。
第二问:高校债务资金去向是否经过了严格审计?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2007年8月在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透露: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个别高校由于债务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行”,这是官方第一次公布全国高校负债的整体数据。 全国2001亿元,有的高校负债多达50亿元,如此大的资金流量,在巨额债务形成过程中是否运转透明、操作规范?其资金流向是否经过严格规范的审计,有多少钱是实实在在用于科研和教学,还有多少钱被浪费和挥霍掉? 事实不免令人遗憾,很多高校并未将借来的钱用在实处,而是用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满足于一种政绩与虚荣。据调查,全国不少高校新区建筑富丽堂皇,极尽奢侈,北京某著名大学食堂耗资百万建观光电梯,山东某大学校门耗资8000万元(校方称仅花300万),被网民称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针对此,有好事者还编了一份“中国高校大门排行榜”,将那些造价百万元以上的“名门”排了座次。
第三问:高校办学体制在偿债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反思? 众多高校身陷债务泥潭,实际上是其办学体制积弊的一次大爆发。专家认为,如果不认真反思和厘清高校办学体制,债务危机还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在另外的时间内再次出现。 不少地区的地方政府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不惜投巨资开发“高校园区”、“大学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是拉动一座城市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于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万人大学”就成了地方政府夸耀的政绩。 高校作为科研教学机构,被行政化、官僚化,尤为有害。大学与政府的行政级别相套而分为副部级、地厅级等几类,行政人员在高校掌握了学术资源分配权力,一跃成为高校的核心群体,而真正从事科研和教学的教授却被行政权力边缘化。一位专家说:“每个教授削尖脑袋想当处长,这是高校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