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山东省济阳县43岁的农民桑庆云每天骑车从家里出发,只用10分钟就到了镇上的新农村大学堂。她每天来镇里“上学”,毕业后可以把生产工具带回家,坐在家里当工人。桑庆云就读的新农村大学堂,是济阳县专门针对不能离土离乡而又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开办的。新农村大学堂开办以来,已经培训农民几万人次,帮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技术学校。
“要让农民富起来,培训必不可少”
“要让农民富起来,培训必不可少。”济阳县成教局局长杨德超说。济阳县农村人口48万人,占总人口的90%,其中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接受过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他说,针对农民开展培训的部门比较多,比如劳动、科技、妇联、文化、残联等部门,每个乡镇都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站、农技推广中心、农民文化大院、科普服务站、残疾人教育资源站、巾帼新农民大课堂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但是这些部门在农村都没有固定的教学阵地,培训活动比较松散,流动性强,影响了培训效果。 一方面,很多从事农民培训的部门没有阵地,但另一方面,每个乡镇都有成教中心,由于农村学校撤并,也有部分闲置校舍。在这种情况下,济阳县成教局主动牵线搭桥,以每个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依托,整合劳动、农业等部门的教育资源,将乡镇成教中心学校改建扩建为新农村大学堂。新农村大学堂承担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技培训与推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信息交流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等任务,是集各种教育培训、劳务输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新农村大学堂建设之初,实行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县成教局牵头组织,一体化实施的管理体制。每年年初,农业、劳动等部门都从本单位职能出发,编制出年度培训计划并分解到各镇,各镇整合汇总后下达到新农村大学堂统一组织实施,避免了过去各部门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单打独斗、流于形式等问题。对于上级拨付的各种扶持资金实行捆绑式处理,按照政府推动、大学堂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对享受各种教育培训的农民,由新农村大学堂统一统计、核实、上报,并通过新农村大学堂兑现落实。
“不离土不离乡,坐在家里当工人”
“现在农村普遍实行机械化生产,耕地、播种都用机械,一亩地一年也就用30个工,农村的闲人多了。”桑庆云对记者说,大部分劳动力都出门打工了,可是像她这样的中年妇女因为要照顾老人孩子,出不了门,空闲时间又多,只能闲着打牌聊天。 杨德超说,随着农村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每个村都有一部分这样的劳动力,他们出不了门,务不了工,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让他们在务农之余再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合这类人群的特点,让他们不离土不离乡、不抛家舍业就能挣到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农村大学堂最吸引农民之处在于:一是农民学技术不用花一分钱,培训全部免费;二是十分便利,学校设在乡镇上,农民骑车十几分钟就到学校;三是培训结束后还可以安排工作。 桑庆云学的是二极管加工技术。她告诉记者,大女儿经过新农村大学堂培训后被输送到县里一家工厂打工,月收入1000元左右。二极管加工项目特别适合她们这种留守妇女,县成教局与在县内落户的朗硕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公司把生产原料、技术人员直接投放到新农村大学堂,她们在实习期内,公司还发给一定的经济补助。桑庆云说,参加培训第一个月就挣到了500元。“学成后,可以把原材料拿回家加工,家里的农活什么也不耽误。不用离土离乡,坐在家里就能当工人,一天能挣一二十元钱。”
“生命力在于扎根农村,适合农民需要”
近年来,一批企业在济阳县落户,但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成为部分企业的苦恼。新农村大学堂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培训,为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完成了由靠自然资源招商向依靠人力资源招商的转变。 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宪辰说,新农村大学堂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农村,适合农民需要,实现了各种培训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据济阳县成教局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粗略统计,去年,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3.6万人,其中接受培训具有一技之长的约3000人,不到转移总数的10%。2007年建立新农村大学堂后,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1万人,其中接受培训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1.2万多人,占转移总数的30%以上。今年,新农村大学堂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4万人次,是去年全县培训人数的将近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