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务之急不是调整汇率而是引导内需
访东京财团研究员关山健
    2009-10-28    作者:本报驻东京记者 刘浩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天的中国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面临着类似的汇率难题和压力。日本著名智库东京财团研究员关山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升值与否及如何调整应根据中国自身利益来判断,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看,目前中国最紧迫的任务不是调整汇率政策,而是如何合理引导和管理内需。
    关山健说,很多人认为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日元急剧升值是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个看法既不全面也不准确。“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急剧升值确实是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诱因,但是经济泡沫的形成、破灭以及整体经济长期低迷的深层次原因,是日本金融政策的扭曲和内需管理的不善。这些教训值得中国汲取。
    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面临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并受到来自美方要求扩大内需及减少顺差的压力。日本为扩大内需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进而带来流动性过剩问题,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银行因低利率而利润缩小,因此不得不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确保收益。这令企业融资变得更容易,因此企业将大量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和股票。
    关山健认为,招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不是日元升值,而是金融政策的突变。日本央行总裁三重野康1989年12月上任后,一改此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大藏省(现财务省)1990年3月指示收紧与土地相关的融资,导致不动产价格下跌、股市暴跌。在信用崩溃时期,日本仍然继续采取紧缩政策,导致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开始形成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经济低迷期。
    之后,日本经济难以从长期低迷中摆脱出来的直接原因也不是日元升值,而是没有果断迅速处理不良债权。在经济衰退、地价股价下跌的同时,企业业绩也出现恶化,结果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膨胀,进而形成信贷紧缩、企业融资困难的恶性循环。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处理不良债权方面犹豫不决,最终使日本内需恶化,经济陷入长期低迷。
    关山健指出,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其实不是外需而是内需,汇率上涨不是决定性问题,用适当方式对内需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最为重要。中国应极力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
    关山健认为,目前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人民币急速升值对中国肯定不利,但是在内需强劲、进口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缓慢升值也符合中国自身的长远利益。
  相关稿件
· 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第三轮检查启动 2009-10-26
· 伯南克敦促美减财赤期待中国内需再扩大 2009-10-21
· 财政部:加快落实扩大内需项目地方配套资金 2009-10-14
· 扩大内需的核心是缩减收入差距 2009-10-10
· 保内需新一轮审计10月底收官 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