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司长孙永福日前对媒体表示,中国正在与俄罗斯商讨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最终结果将取决于两国边境地区试行以人民币和卢布进行贸易结算的情况。俄分析人士认为,两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将推动双边贸易的本币结算,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符合双方的经济利益。
本币结算根基壮大
就中俄边境贸易而言,双方此前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美元现汇结算体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及其纪要的要求,2003年3月,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双方银行开展了本币结算试点工作。此后数年间,中俄边贸本币结算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据了解,中俄边贸本币结算目前以黑龙江省及相对应的俄罗斯联邦为主。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4月,黑龙江省有12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19家商业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2008年,通过账户行办理本币结算业务折合7.9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了54倍。本币结算量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比重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0.5%上升到2008年的7.1%。
德意志银行驻俄罗斯首席经济学家亚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说,长期来看,签署换汇协议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业务中的地位。从中期来看,它可以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具体业务带来便利。这一协议无疑对双方都有好处,卢布的地位也会得到提升,而传统的世界性货币的影响力会弱化。
卢布可能略占上风
有专家指出,中俄边贸采用本币结算虽然遵循自愿原则,但俄罗斯在能源领域推行的卢布结算很可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作为其能源进口国的中国将无法回避这一问题。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
一旦俄能源出口采用卢布结算,未来国际货币市场将对卢布保持较高需求,而俄罗斯必然顺势将“石油卢布”打造成新的世界货币。
美元地位依旧坚挺
有分析指出,两国转而采取推动使用人民币和卢布作为结算货币的方针,可能挑战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不过,专家认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更何况中俄之间的贸易额相对较少,中俄货币互换协议的作用恐怕有限。
而且,尽管中俄边境地区的企业对本币结算表示欢迎,但实际操作中的多重制约因素导致本币结算量在双边贸易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由于人民币与卢布之间尚未形成官方汇率,以及借助美元清算等问题的存在,中俄本币结算实质上仍然是以本币计价的美元清算,而且卢布的结算额远大于人民币的结算额。
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比重为65%,略高于上一季度的64%。分析人士表示,各国央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但在找到一种可信赖的替代品之前,美元仍是它们的不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