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将回归全球性通膨
    2009-07-03    刘林译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近期刊登Sphynx投资研究公司董事长藻谷俊介的一篇文章,题为《世界经济势必回归全球性通货膨胀》,摘要如下:
    随着各国债券价格的暴跌,支持采取金融紧缩政策的意见开始出现。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并非操之过急和不近情理。
    笔者曾经发出过这样的警告,新兴国家高度增长与供给力不足并存的体制仅仅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就返回到通缩状态,因此也很容易重回通胀状态。在当时悲观论调盛行的背景下讨论通胀问题难免有点异想天开,但还是应该尽早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选择了世界17个主要国家的CPI经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出了一个反映“世界CPI”的图表。结论是图表显示的通缩状态只存在于去年11到12月这两个月间,此后重新出现了通胀的情况。请您不要说我的判断太过草率。这不是我的预想,而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如果说是理所当然的话可能就是理所当然。即使是日美都已经没有余地再下调利率了,可仍然会有国家会继续下调利率,17个主要国家的平均政策利率直到5月份仍然在下降。这17国平均的世界货币供应量也出现了激增。原因之一就是通货膨胀的过度反弹。之所以会有人觉得意外,主要是因为日本人过于迷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谓的“百年一遇的大萧条”之说。
    有趣的是,根据同一个基准计算出的世界PPI虽然止住了下降的趋势,却并没有像世界CPI那样表现出明确的上升迹象。也就是说是新兴国家的过多需求制造了通货膨胀,而不是投机资金推高了原材料价格。如果认为是资金原因导致了通胀的复活,有可能对新兴国家的长期需求作出过低的评价。
    目前这种通缩短期内结束的状况,很可能给那些支持此次危机与1929年大萧条类似的人士以沉重打击。大萧条前后的美国在通缩环境下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二战爆发导致特殊需求的出现才重新进入通胀状态。这已经成为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现在已经不存在像战争那样能够把美国拯救出来的力量了。当时的美国既是金融中枢同时也肩负着今天的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承担的增长引擎的义务。所以一旦这种结构出现崩溃,世界也就完蛋了。
    但是今天这两种义务被分摊给了不同的国家。随着新兴国家市场的崛起,美国作为进口国的地位近年来确实是下降了。
    当然,在全世界的平均值处于通胀情况的时候,并不是说没有国家或者行业是存在通缩现象的。即便如此,日本的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在扣除了极易出现异常情况的4月份的数据后与全球的趋势也是一致的。
    下面我们开始确认一下其他的统计结果。将17个主要国家的工矿业生产指数经过加权平均后得出的4月份世界工矿业生产指数经过季节性调整后比3月上升0.2%。由此看来,全世界范围内工矿业指数将在连续9个月负增长后转为正值。
    虽然美国仍然保持着相对温和的减产趋势,但是日本已经触底,英国和德国也维持着平稳状态,所以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也将有望结束调整。
    此外,虽然美国非农人口就业率5月份出现降幅缩小的情况,但恐怕“不会再回到恶化的状态了”这种说法还是有些言过其实。 
  相关稿件
· 世行报告:今年世界经济将负增长2.9% 2009-06-23
· [评论]金砖四国峰会 世界经济话语权悄转移 2009-06-18
· 中国准备对世界经济提什么前瞻性议题 2009-06-16
· 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世界经济引擎 2009-05-12
· 共对流感疫情趋利世界经济 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