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析人士认为,淡马锡短期内出售中资银行股份可能性不大 |
|
|
|
2009-02-18 本报记者:肖莹莹 高川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日前传出巨额亏损的消息。业内人士透露,在金融领域的投资比例过高,是这家主权财富基金损失惨重的主因。投资者担心,巨额亏损及管理层的更替可能造成该公司投资风格的转变。 然而,新加坡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惠华明确指出,淡马锡有经得起几个经济与市场周期风吹雨打的能力和资源,无需在市场低迷时惊惶变卖股票。从长远角度来看,它还可以趁这个时候以具吸引力的价格买入高质量的资产。 当地多数分析人士就此认为,目前淡马锡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短期内出售所持中资银行股份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减少金融类股份的比重,令其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以减少潜在风险。 金融海啸大肆席卷全球之际,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也未能幸免。新加坡政府2月10日透露,淡马锡的净投资组合价值从2008年3月31日至11月30日的8个月内共亏损约390亿美元,资产价值缩水达31%。这意味着淡马锡在过去两年内的投资增长,在几个月内化为乌有。2006年3月31日,淡马锡的投资组合价值为1290亿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 除资产大幅缩水外,淡马锡还面临公司领导层的更替。2月6日,淡马锡宣布总裁何晶将于10月1日卸任,由必和必拓公司前总裁顾之博接任。不过,淡马锡否认这一人事变动与公司投资失利有关。 新加坡政府对淡马锡的长期发展仍抱有信心。新加坡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惠华说,虽然淡马锡在去年八个月内资产价值缩减了31%,但同期仍比一些国际投资回报指数(如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MSCI,跌幅超过40%)表现优异。 分析人士认为,在金融领域投资过度或许是此次巨亏的罪魁祸首。 淡马锡财报显示,截至去年3月底,其对金融业的投资比例已拉高到40%,其中包括入股美林和巴克莱银行。然而,美林去年被终止股市交易前股票价格下跌了78%,巴克莱去年股价也下跌了约84.7%。据统计,淡马锡投资美林的账面亏损可能超过20亿美元(30亿新元)。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过去14个月内,淡马锡与新加坡另一家国有投资公司GIC对花旗、美林、瑞士银行及巴克莱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注资超过300亿新元。 据香港《大公报》介绍,除了投资美林、渣打等西方金融机构外,淡马锡对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H股持股量也分别高达104.71亿股及132.07亿股。不过,其在中资银行股的投资也大幅缩水。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银行股价下跌43.62%,建设银行股价缩水35.41%。 此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瑞士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境外战略投资者在股份解禁后纷纷抛售中资银行的股份。当时,淡马锡曾明确表示,解禁后6个月内不会出售手中的中国各家银行的股份。然而,巨额亏损和人事变动会不会给淡马锡的投资决策带来大的变动? 对此,多数分析人士相信,目前尽管淡马锡在几项投资中损失了不少,但淡马锡并不缺乏资金,不需要像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那样积极地套现自保,因此淡马锡短期内出售所持中资银行股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能排除淡马锡减少金融类股份比重,令组合更趋多元化及减少风险的可能性。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如果淡马锡近期抛售中行和建行的持股来解燃眉之急,并不让人意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资银行出现了什么问题。事实上,中资银行由于有限的对外开放,相对受到金融风暴冲击较小,中资银行应成为外资此时的最佳“避风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