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报告:世界减贫进程不容乐观[图]
2005年全球14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2008-08-28    记者:王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贫困的巴勒斯坦儿童在希伯伦排队等候发放免费的开斋饭。新华社发
  本报讯 世界银行于当地时间26日在华盛顿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最新制订的每天1.25美元生活费的贫困线标准,2005年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比1981年的19亿人减少了5亿人,但仍高于此前预期。这显示世界减贫进程不容乐观。
  当天公布的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主管马丁·拉瓦利翁和华裔学者陈少华合著的题为《发展中国家比我们早先的设想更贫困,但反贫困斗争依然成功》的报告,修订了1981年以来采用的贫困估算后得出结论,自1981年到2005年,全世界1.25美元贫困线以下人口数量从19亿降至14亿,占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的比重从52%下降到26%。但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到2015年仍将有10亿贫困人口。
  新的估算结果反映了对国际可比价格数据所做的改进,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成本。马丁·拉瓦利翁指出:“新估算是贫困度量方面的一大进步,因为新估算依据的是好得多的价格数据,保证了贫困线在国家之间的可比性。住户调查数据在国家覆盖面、取得有效性和时间性方面也有所改进。”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减贫成就最为显著的国家。如果将中国减贫成果排除在外,1981年至2005年世界贫困人口实际还增加了1亿多。
  在中国以外地区,自1981年至2005年,贫困率从40%下降至29%。不过,由于人口增加,中国以外地区的贫困人口总数目前约为12亿人。
  该报告同时指出,全球在反贫困进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亚地区取得了显著进步。回顾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该地区还是世界上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1981年有近8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然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降至18%。
  在南亚地区,自1981年至2005年,贫困率从60%降至40%,但该地区贫困人口总数未下降,2005年仍为6亿左右。在印度,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81年的60%降至2005年的42%,但贫困人口数量从1981年的4.2亿增至2005年的4.55亿。
  值得注意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贫困程度要比其他地区严重,2005年该地区贫困率仍高达50.4%,略低于1981年的50.8%,但由于人口增加,同期该地区的贫困人口增加了近一倍,由1981年的2.02亿人增加到2005年的3.84亿人。统计显示,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到2015年世界贫困人口将有1/3生活在非洲。2005年,该地区贫困人口的日均消费水平约为70美分,是所有地区中最低的。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新的数据证实,全世界有望在2015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把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首个千年发展目标。“然而,贫困比我们设想的更为普遍,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尤其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

  相关稿件
· 福建154名贫困大学新生受资助 2008-08-25
· 贫困苗胞喜领电视观看奥运会[图] 2008-08-04
· 宝鸡:贫困生考上大学每人补助5000元 2008-07-25
· 王旭明:地震灾区贫困生特别资助政策将出台 2008-07-14
· 无为:创新产业承接模式 贫困县进入省十强 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