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看美国]美国华商打造侨资“沃尔玛”
    2007-12-25    本报记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连接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的95号国道旁,一座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的亚洲商城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总裁、华裔商人王杰森认为,该商城将成为美国第一个亚洲商品批发市场。他说,未来商业竞争主要是终端的竞争,亚洲商城借助中国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合力,将力争成为侨资“沃尔玛”。
  “从中国进口的1元人民币的商品,在美国卖1美元(约合7.3元人民币)乃至更高是很经常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差价?”王杰森表示,原因就在于一些美国零售企业垄断了中国产品在美国销售的渠道,大量利润被他们拿走了。
  王杰森以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为例指出,每从中国进口100亿美元的商品,沃尔玛的利润可高达127亿美元,而中国商家的利润只有3亿至5亿美元。
  不仅如此,近年来,不少中国厂商为保住美国市场,互相压价,且一些厂商被迫采取先付货、后收钱的方式。有的美国零售商和中间商在交货半年后才付款,甚至在货物售出后才付钱,这等于是将库存费用转嫁给了生产者。
  因此,在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中资企业应未雨绸缪,及早建立自己产品的销售渠道。王杰森认为,中国企业应加快“走出去”步伐,在美国注册子公司直接销售产品,由子公司以更合理的价格从母公司进口产品,这样整个过程的大部分利润将在美国本土赚取。
  根据他的构想,在沃尔玛等巨头掌控美国销售流通环节之时,中国企业可考虑通过子公司在亚洲商业城进行展示和销售,由于这是一个大市场,每家商家的费用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多,但联合起来将形成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也降低了市场风险。
  “我们打算将国内广交会的‘展览’和义乌的‘销售’合二为一,使参展商可以一手接单,一手销售现货。”王杰森说。他认为,这种展销方式将推动中国中小企业产品在美国的销售和发展。
  王杰森说:“我们之所以取名为亚洲商城,就是希望商城可涵盖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产品。”他还介绍说,当地的马里兰州政府和议员都非常支持这样的项目,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中美贸易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为当地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王杰森认为,如果这一模式取得成功,未来将出现更多的类似大市场,并形成侨资的“沃尔玛”式销售渠道,推广包括以中国为主的世界各国产品。虽然市场运行者主要是华裔,但他们一般都拥有美国国籍,且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力,鉴于美国是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市场及法制社会,这种模式也不会引起美国社会的过度反应。
  此外,王杰森还建议,作为项目的另一面,也可在国内组成类似的美国商品城,使美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建立各层次的友好关系。美国中小企业一般被认为从中美贸易中受益最少,他们的反对也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源之一。通过让美国中小企业走进中国,既可让中国百姓享用美国产品,也可切实降低美国中小企业的反华声浪。
  (本报记者刘洪12月24日发自华盛顿)
  相关稿件
· [刘洪看美国]新法案出台 美能源改革大幕拉开 2007-12-18
· [刘洪看美国]美国对外资伸出“橄榄枝”? 2007-12-04
· [刘洪看美国]纸上谈兵凸显中美贸易复杂性 2007-11-27
· [刘洪看美国]高油价下中国应排解双重压力 2007-11-20
· [刘洪看美国]美企视中国为最优先拓展市场 20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