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普涨 高价石油是“始作俑者”?
    2007-12-10    作者:袁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德国的啤酒、美国的星巴克、墨西哥的玉米饼……世界各地的食品都在涨价,光用原材料涨价似乎不足以解释,高油价看来更可能是始作俑者。

新华社发

    如果早餐茶叶蛋涨价,归咎于鸡饲料价格上涨看似顺理成章。然而,如此简单的逻辑却不足以解释当前全球食品普遍涨价的深层原因。
    随着市场自由化加剧,全球食品价格不仅由生产成本、粮食收成等传统因素决定,还受非农产品市场走势的影响。
    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内的不少国际机构分析认为,今年全球食品涨价范围广、幅度大,突显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如今,早餐茶叶蛋卖得更贵,或许不仅因为饲料涨价,甚至可能与中东产油地区的动荡局势有关。

全球共同面对食品涨价

    全球范围内的食品涨价并非没有先例,但今年的价格上扬却独有特点,无论涨价品种还是波及范围罕见的全面。
    粮农组织刊物《粮食展望报告》11月发表文章说,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今年9月达到172点,比去年增长37%。在2006年,同一指数只比前一年增长6%。
    今年涨价的不只几种主要农产品,而是包括几乎所有主要食品和饲料。所有农产品中,奶制品涨价幅度最大,涨幅最多达两倍。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大麦和大米的价格见涨,比2005年价格高出近30%,畜肉涨幅仅次于此。
    评价这轮食品涨价趋势,粮农组织说:“世界罕见地如此广泛地共同为食品价格担忧。”
    食品涨价,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受到冲击最大。在印度,消费者价格指数中的46%由食品价格构成,而在美国只有14%。
    即使如此,发达国家也难以逃过这轮食品涨价。在美国,橙汁比一年前贵了1/4,鸡蛋贵了1/5。在意大利,罗马和米兰消费者在10月走上街头,抗议意大利面条涨价。因为食品涨价,意大利消费者吃得少了,意大利面和面包消费在今年头8个月下降了7.4%,牛奶消费少了2.6%。
    食品涨价不仅意味着人们吃得少了,还可能加重贫困地区的饥荒。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警告,由于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全世界最脆弱的人群正被逐出食品市场,他们收入的60%都用于购买食品。”
    过去五年来,联合国世界粮食署项目用于购买食品的开支增长超过50%。希兰预计,随着食品价格继续上涨,该组织的这项支出将在未来几年内增长35%。

粮食根源

    供不应求是造成商品涨价的直接原因,今年全球食品涨价也不例外,其中粮食供不应求是根源。
    粮农组织报告,受今年气候影响,世界小麦减产,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澳大利亚是主要小麦出口国之一,今年遭遇罕见旱灾,严重减产。同时,由于政府减少对粮食市场干预,近年来国际粮食储备减少,难以在收成不好的年头缓冲供需矛盾。
    由于国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增长过快,即使粮食连年增长也难以实现供给平衡。
    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今年全球谷物产出将增长至16.6亿吨,创下历史记录,高于去年15.69亿吨的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过去三年内,谷物需求持续增长,今年的需求总量预计为16.8亿吨。
    对粮食需求的增长,源于世界人口增长,也与世界经济发展有关。越来越多贫穷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持续改善膳食结构。随着人们饭桌上出现更多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以谷物为原材料的饲料需求增加。这加剧了原来就有的供不应求,令谷物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推高其他食品价格。

油价过错

    食品价格上扬之际,国际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油价上涨。这两类商品看似毫无关联,但同时涨价绝非偶然。
    就生产成本而言,高油价是食品涨价的“始作俑者”。因为石油涨价,以石油为燃料的加工、运输业费用提高,从而抬高食品生产成本。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全球的粮食运输费用上涨幅度超过80%。
    高油价不仅加重食品运输成本,还改变食品贸易模式。为节约运输费用,越来越多粮食购买方会选择从邻近地区进口。这样的贸易模式缩减了交易成本,但不利于全球市场融合,可能恶化局部地区的食品涨价局势。

环保与饥饿

    油价与食品价格的深层关联不仅在于能源短缺,还在于环保需求。随着可替代石油的生物燃料加大应用,越来越多粮食被用于生产燃料。
    在高油价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下,不少国家政府鼓励生产以乙醇为主的生物燃料。粮农组织报告说,在这样的趋势下,甘蔗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市场需求在扩大。
    如今美国玉米产量的20%用于乙醇生产,比2000年生产乙醇消耗的总量多两倍。除美国之外,全球还有40个国家政府鼓励生产生物燃料。
    在油价低廉的20世纪90年代,生物燃料的概念尚未普及。投资银行高盛集团研究显示,当时市场谷物需求每年增长不超过1.2%,但近年来每年增长为1.4%。高盛集团预计,未来10年内,谷物需求将保持每年1.9%的速度增长。
    为生产生物燃料,不少国家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更多甘蔗、玉米等作物,在土地使用、财政等方面予以补贴。即使如此,也不见得满足市场的强劲需求。英国周刊《经济学家》调查预计,直到2009年,全球玉米供应才能大体满足市场需求。
    当不少农民加大种植玉米等作物时,全球可供种植其他农作物的耕地在减少,包括大豆、小麦等作物因此减产。这样一来,即使全球玉米实现供需平衡,其他农作物仍然供不应求,继而带动新一轮食品涨价。
    更糟的是,与全球能源需求相比,生物燃料当前的产量不过杯水车薪,不但不能令油价下跌,其价格却随着油价一起上涨。以农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的项目赢利不少,因此引发争议。
    联合国获得粮食权力专家让·齐格勒认为,与生产生物燃料相比,保证粮食安全更重要。他号召全球暂停生物燃料项目五年,称这种用农作物替代石油的行为是“违反人性的犯罪。”

连锁反应

    除了供需层面的矛盾,当前全球食品价格涨价与非农产品市场走向有关。
    美元贬值是原因之一。尽管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但因为以持续贬值的美元标价,实际涨幅有限。粮农组织认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价格持续上涨却难以遏制需求。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令美国出产的粮食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抬高对美国产品的需求,继而推高市场整体价格。
    因为全球经济运行良好,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充裕的资本扩散到与农产品相关的金融产品,例如期货和期权。这类行为虽然不足以影响现货价格,但足以增大食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不同市场在粮食价格上的连锁反应令政府干预市场更为困难。粮农组织认为,伴随这一趋势,世界食品价格未来可能面临更大波动幅度,影响食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更为复杂。

  相关稿件
· 天津市推行当日食品进货票据明示制度 2007-12-10
· 大连海关:识破进口韩国食品伪报“障眼法” 2007-12-10
· 山东省平度市建长效机制扎紧食品安全关口 2007-12-07
· 尽量不要购买无照游商销售的散装食品 2007-12-05
· 休闲食品影响健康不可忽视 2007-12-03